抗癌日誌35------發了三天低燒
文章來源: 辛聲2012-10-18 10:02:28

10/03/12

有了上次做TaxolHerceptin這個療程的經驗,很敏感地就體驗到那種規律反應。化療後當天夜裏因為化療藥劑裏加有dexamethasone的作用而失眠,第二天是麵色紅潤溫熱(這種藥物作用下的好氣色如果是我平時的駐顏該多好),第三天開始頭痛,第四天開始腹瀉,第五天開始三天的低燒(38.4度上下)。早起至午後體溫都正常,下午45點時就會感到頭有點暈,下肢酸痛,雙腿沉重,渾身無力,體溫超過38度。我就服用兩片Tylenol 並大量飲水,早早睡了,夜裏就能退燒了,但是仍不能踏實地沉睡一夜,莫名其妙地總醒,醒得還特別徹底,沒有身體不適,唯有心魂不定,思緒紛擾。

想著總是這麽低燒,不溫不火的人還很不舒服,還不如直接發高燒,燒到40度癌細胞就無法存活了。曾經看過一些癌症研究的文章,說腫瘤中的血管通常都是糾結成團的,利於快速攝取養分但是不利散熱。體溫上升到39以上的時候健康的身體組織中的多餘熱量可以通過血液循環帶走不至於產生損害,但是腫瘤組織中的血液由於血管畸形無法快速流動,多餘熱量排不走於是癌細胞會被燒死。現在有一種癌症療法叫做熱療,就是讓患者發燒。還有說每年患感冒不足一次的人,得癌症的機會是每年患一次以上感冒的人的5經常感冒發燒會讓免疫係統處於一種待命的狀態,可以及時消滅體內出現的癌細胞,從而減少患癌症的幾率。現在這種“燒死”癌瘤的方法在醫學上稱之為“熱療”,在腫瘤治療中療效較好,因為癌細胞耐熱差,一般高於43度時,持續30分鍾以上即易導致死亡。不過人可能同時不燒死也燒傻燒殘了。

網上的信息知識豐富浩瀚,智者愚者學者庸人各抒己見,有的是經驗,有的是實驗結論,有的是病例跟蹤數據結論,有的是研究推論,也有的可能就是無根據地謬論,真偽難辨,信不信由你了。持這種“熱療”理念的人認為,當感冒發燒一旦超過38時,不少人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大吃退燒藥,其實這種做法在遮蓋了病因的同時,還人為地抑製了人的自我保護能力。因為,發燒本身是一種必然的生理反應,人體可借此促進新陳代謝。研究發現,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更懼怕高溫,故現代醫學認為,感冒發燒並不完全是件壞事,盲目退燒並不可取。可是一般的腫瘤醫生都告誡他們的病人,在體溫超過38度時一定要服用Tylenol ,我的腫瘤醫生還對我說,如果高於39度要我打電話給她或者直接去醫院的emergency room. 我的一位病友就是高燒39度打電話給她的腫瘤醫生,送進emergency room,強製住了三天醫院進行各種檢查和觀察。

發燒就是發燒了,盡管是低燒了三天,感覺還是很不舒服,很多身體機能也出現障礙,哪裏敢繼續燒下去升至為高燒來燒死癌細胞而不服退燒藥?第一個療程的化療的副作用主要是惡心來折磨人,現在這第二個療程的副作用主要是發燒來折騰你。但是我還是要感謝自己的身體調節機能之強健,使得常見的手腳麻痛和皮膚濕疹沒在我身上都沒出現。隻是這三天每當窗外的陽光有點昏黃,顯得有些疏懶而曖昧之時,我才有發燒倦怠無力和小腿酸痛的體征,一覺醒來推開窗,深深吸一口新鮮空氣,把所有困乏和慵懶都呼出窗外,頓感周身輕快,遍體清涼。透過玻璃眺望遠處的山丘山林,看院中文旦樹碩果壓彎了的枝頭,伸個懶腰,道聲早安,習慣了對這些自然物自言自語的擬人表達,雖然癡癡地得不到回應,心裏還是有感懷,有遐想。隻有對著視頻中牽掛我的先生,說聲安好,看到他笑了,我也笑了,才真切感覺到有互動,有人痛我的痛,有人樂我樂,有人聽我傾訴,有人為我揪心,我是有相伴一切的那個人的。

發燒,腹瀉,頭痛等反應很快就過去了,又過了一關。後麵還有兩次化療和整整一年的生物治療在等著我,有時真是覺得厭倦了一切的前進,真想象刺蝟一樣冬眠起來,來經曆這漫長孤獨的治療。很怕麵對鏡子,仔細端詳自己被病摧殘得沒有了頭發,沒有了睫毛,滿臉的黃斑之慘不忍睹的麵容,而治療的日月還要長長遠遠的持續,容顏也將繼續盡毀。有時也很怕一個小小的退縮就會使所有的努力和堅持前功盡棄,思念及此,敲打鍵盤的指尖突然有了一絲絲的抽痛,我可清晰的辨別出疼痛的原點不是化療的副作用,而是來自於心底對漫長的治療的厭煩,一種好似被長期治療綁架的心理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