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日誌15------製定化療方案
文章來源: 辛聲2012-06-09 10:01:40

05/25/12

我的腫瘤醫生, Dr .L在收到手術報告後約我今天去見她,她見到這次我由先生陪同而來,高興而快慰地對先生說:“你回來了,沒有你時你太太很堅強的,現在有你照顧,她看上去恢複得也很好“,先生說:”還是要謝謝醫生良好的醫術,你們有效的治療方案給了我們多鼓勵和信心“。接著她簡單地解釋了一下手術報告,回答了我們關於淋巴感染的問題,再次強調了做化療的必要性。也許是很多人畏懼而抗拒做化療,解釋和聲明做化療對徹底治愈癌症的重要性似乎成了她術後約見病人的習慣性開場白。當先生給出我們對化療的幾種組合方法,FAC/CAF,FEC,TAC,AC, AC-àT的選擇谘詢時,她驚詫地說:”你們做了很多功課哦“。先生說:”因為不能及時趕回來,不能一起商討就醫治療策略,我們分別都各自做了很多research,以便跟醫生交流時更加的knowledgeable和良好的溝通“。L醫生非常滿意我們這種有備而來的積極配合。對幾種化療組合的各自利弊做了解釋和她的選擇建議。

就在自己被L醫生的化療組合選擇和我們預測又一次吻合,一絲自信滿意剛剛躍然心頭之時,“放療“這個始終糾結纏綿著我的惶恐兩字再次襲來,我真懷疑是否得了“放療”焦慮症,怎麽見到什麽醫生都想問放療的事,Y醫生已經告訴我說現代的放療技術已經可以做到控製角度,聚焦精確放射點,無須多慮放射後遺症,還是心裏克製不住的焦慮和抵禦,再次不加思索地問道:“我還需要做放療嗎?”L醫生已經看出我的憂慮,用平靜而又舒緩語氣對我說:“不必擔心,那是化療六個月以後的事,到時放療醫生還要做test才決定是否要做放療。”我又問:“放療的後果會引發血友病或血癌嗎?”L醫生十分肯定地說,這種可能發生在年輕的患者中,在我的病人中50歲以上的患者,20多年來沒有見一例“。先生見我仍是一臉愁雲滿布,就在我肩頭輕柔一下說:“不要自己給自己看病,聽醫生的,要想到任何治療手段的積極一麵。”要接受放療,說明病症不容樂觀,無望的我,現在隻能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醫生手裏。真的覺得好悲摧,怎麽會走到這步田地,我的生命我做不了主。

L醫生拿著日曆跟先生說我的化療進程時,我還在看L醫生圈點過的手術報告,之前和先生也看過好幾遍,很多專業東西也沒看懂,聽完L醫生的幾個粗略提示,再看看那些淋巴血管,Margin status Her 2/neu等等,L醫生highlight起來的都是present positive ,還有Ki67 Index p53 Index都是unfavorable,再看看牆上乳癌分期圖解,我才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病得不輕,一直以來網上科普對乳癌認知了許多,但自學自信的盲目樂觀也成了自己堅強的源泉。還是癡盲一點,糊塗一點好,無知才無畏,愚鈍才快樂。從此不要再自我科普了,網上搜尋的信息越多越紛擾自己的情緒,既然醫生已經實施化療方案,就該堅定地按照醫生方案,無疑無慮地完成全部療程。L醫生為我采用AC-àT 化療組合,8個療程 (8次)的化療,每三周一次,同時接受12個月的target therapy,第一次化療將於06/11開始,這樣總計12個月的化療。曆時一年,明年此時才完成。術後恢複感覺已是健健康康的一個人了,怎麽就象是病入膏肓樣的,還要經曆一年的化療?一年啊,艱辛而漫長,但願曆經千錘百煉,脫胎換骨能返老還童,長樂無極也不枉吃這千辛萬苦。

明天又是周末了,又要給我媽媽打電話了,病前計劃這個月回國看望她的,年邁且體弱多病的她還一直期待著,現在我這一年都無法回去,真不知如何在電話裏忽悠她一年,自己遭遇病痛還能堅強無畏地與生命抗爭,可是當自己無能為親人帶去平安祝福和快樂歡喜,那種對他們的牽掛,愧疚乃至精神上的抑鬱,痛苦尤甚且無法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