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日誌9------選擇手術醫生
文章來源: 辛聲2012-05-26 09:37:34

05/08/12

打電話給Y醫生office,告訴他們說我決定不跟他們做了。那個前台兼醫生助理兼coordinator立刻問道為什麽?我說我的second opinion醫生的治療理念是建立在謹慎人性的前提下的,要先做淋巴切片,如果結果出來淋巴有癌細胞感染就要先化療後手術,通過化療縮小癌腫,給病人充分的考慮時間和選擇是做全切還是部分切。她一聽就樂了,說哪有這樣不看是否需要就做化療的?我們做化療是在不能做手術的情況下才化療的,你的胞快不大,完全可以直接手術,全切又很徹底為什麽要再做一次淋巴切片,切出來是感染怎樣,不感染又怎樣?這跟你直接手術根本沒關係。我們也做過先化療再手術的,那是什麽情況?那是胞快太大,或癌腫晚期無法手術剝離才先做化療的,你到了那個程度了嗎?再說你現在要做淋巴切片,隻是切那一個有觸覺的淋巴,那裏麵有多少個感染都無法切到活檢,而我們在術前將采取核子造影,四小時後根據顯像結果立即實行淋巴切片活檢,這樣不是摘除得更準確?

她一口氣跟我明確闡述了一大通他們直接手術的原因,中間不斷有電話進來都被推掉。這通說辭似乎對我非常有說服力,最後口氣稍稍輕鬆緩和了下來說,手術你選擇跟誰做都是一個緣,這個緣就是trust,你知道富士康老板郭台銘嗎?他的一個高管太太就是我們給治療的,這不僅僅是手術先後的問題,手術中切除淋巴本是也是一個技術掌控非常精細準確的考驗,做不好都會引起手臂的麻腫,嚴重的要留下終生後遺症。

經她那麽一說好像也很有道理,真是有點疑惑難決了。信息資源,參考選擇多了也會有幹擾。還有半小時就要去做淋巴切片了,猶豫之中還是給先生打了電話,他那裏正是夜裏一點半。昏睡中被我叫醒,聽我給出兩邊的治療方案,也不知咋辦了。不過聽我的表述他覺得我更傾向直接手術,就歎了一口氣說,其實你也沒那麽嚴重,都是要做化療的,何必術前術後分兩次做呢?你就跟Y醫生做吧,他也開業三十年了,又在那個醫院做過幾年的外科主任,還是美國Board certified的外科手術醫生,應該不會有錯的,就這麽定了吧。兩個醫生不同方案的出發點不同,各有各的考慮,好在我和先生沒有分歧,一致選擇了直接手術。

05/10/12

術前再次去見Y醫生,他的診所和本人形象都不能跟S醫生那裏的Medical Foundation大樓和S醫生的英俊帥氣相比。簡陋矮小的平房看似一個老民房,前台身兼數職,既是前台,又兼醫生助理,還是秘書,既沒什麽paperwork,也沒什麽team一起製定治療方案和coordinator聯絡溝通各方,給人感覺就是Y大醫師,國手一把刀,無須繁文縟節,一把刀橫遍天下。當然他和我的腫瘤醫師,Dr .L溝通過多次,可是並沒有形成文字的東西可以show給我看,可以和我討論,更不用說跟家屬商量製定治療方案,征得病人和家屬的同意並簽字生效。這讓我很難接受,總感覺沒有章法。

前台安排我先進了診室等候Y醫生來診查,聽得幾聲輕輕的敲門聲,他笑容可掬地進來了,不高的個頭,和藹可親的麵孔讓人覺得十分親切,他似乎看出我的疑慮,首先告訴我說你的癌腫沒有那麽嚴重,完全沒有必要先經曆化療,其次我們用Nuclear medicine來檢測,其精確程度很高,可以同時檢測到多個淋巴,而淋巴切片隻能對已經觸診到的那一個淋巴切片,裏麵究竟有多少還得在手術中找,那樣病人既挨了切片一刀又沒解決手術中迅速摘除淋巴的問題,再說我們醫院的tumor board每周都會有board meeting的,我得在board present我的治療方案,得到board的認可才能實施手術的,雖然我主刀,但是也是要board應許才可行的。他的解釋化解了我所有的疑慮和糾結。接著他又為我查查胞塊和淋巴,裏麵血腫消失,感覺size都有所縮小,確定手術可以如期正常進行,心裏終於踏實了一些。

有時候有選擇也就有了糾結和掙紮,有比較也就有了取舍的疑惑和煩惱,有參考也就有了遲疑和幹擾,而在這生命攸關的抉擇時刻,我隻有依靠信心,對自己的選擇和對選擇的醫生有信心,對自己和醫生微笑,為自己也為醫生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