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的民主與人性
文章來源: 遍野無塵2017-12-14 13:06:04

談論民主,首先要分清民主是器,還是道。

民主如果是器,當然沒有專製(命令)有效,這是被很多實事所證明了的,例如軍隊,如果實行民主,打敗仗的可能性很大。

據說共產黨的軍隊在戰爭年代,也在軍隊了(小範圍)實行民主,由黨委會決定大的戰略,再由軍事長官臨時處置。軍事長官所處置的事件,大多數是沒有條件(時間和必要性)召開黨委會的事情。所以中共的軍隊,黨支部建在連上的一個功能是,監督軍事長官的一些行動,除了政治監督外,對大的軍事行動也要監督和修正。所以中共的軍隊都有政委,或者指導員,教導員。當然也有例外。有些軍事單位的軍事首長會兼任政治委員,這時候大都是這位軍事長官的才能特別優秀,例如林彪就有過兼任的時候。但是這隻是特例,不具有普遍性,不是中共體製的決策原則。

總之從形式上來說,中共的黨委會是民主的,因為不是由於個人作決定,不算是獨裁。

在中共的體製下,黨委會是有權力否定一把手的任何決策和行為的。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一把手犯錯誤。可是,在實際決策時,一把手常常有能力左右黨委會的決定。這樣當然有著獨裁獨斷的性質,會犯錯誤。但是,這個不是製度的缺陷,而是人性的缺陷,因為大多時候,委員們在看一把手的臉色行事,或者對一把手盲目崇拜,而不是堅持原則。一個很好的例子是文革中的周恩來,明知道毛澤東的一些決策是錯的,但是為了“維護領袖”的形象,為了黨的“團結”,還是違心支持毛澤東。毛澤東在劉少奇成為國家元首後,發現自己被旁落,自己的路線理念難以實行,於是通過文化革命,變成了“黨的一元化領導”,結果造成了很大的災難。其實就是黨的一元化領導,如果能在政治局,真正按照組織原則實行民主,也可能避免很多錯誤。可惜由於人性的弱點,民主,僅僅是為了集中權力的方法而已。

在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雖然閣員都是總統提名任命的,但是很多時候,閣員敢於不聽總統的話,而按照原則法律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川普的司法部長任命“通俄特別監察官”,居然不和老川商量一下。如果在中國這絕對是不可能的。這就是人性的差別。

中共的黨委書記是無權任免黨委會成員的,雖然中共的常委會在形式上民主的, 因為委員和書記,有著同等的權利和權力,但是很多時候,黨委會委員會按照書記的意圖投票(舉手),同意那些在委員們看來是錯誤的提議。甚至常常按照一把手的意見和眼色,“一致通過”。

在西方,內閣成員,大都是首相或總統提名任命的。首相或總統有權免去閣員的任職,這在形式上,就是一種不民主的要素,因為閣員的權力和總統/首相不相等。但是在很多情況下。閣員常常會不同意,不聽話。讓首相/總統在事實上“難以獨裁”。不讓有權力的總統的“瞎指揮“,所以西方的閣員很多時候會辭職或被辭職。這就是人性的差別。

有著平等權利的黨委會開會議事,書記大都會作在中間。在西方,不知道,隻看到一張具有最高權力的O8 總統,在一次開會時,坐在一個角落。這,大概是文化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