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中紀委,“文革” 的過去和將來
文章來源: 遍野無塵2017-11-12 17:59:59

反腐,中紀委,“文革”的過去和將來

遍野

對於文化大革命的討論,鋪天蓋地。無非支持或者反對兩種立場。支持者認為,文革是群眾運動,是反腐敗,是對走資派的鬥爭,是正義的,必須的,是一場民主革命。反對者認為文革造成了中國的經濟崩潰,是一場浩劫,是一場災難,甚至是政治權鬥。

支持者主要是從文革的初衷著眼,是為了教育和鍛煉群眾,是對當官做老爺的走資派的衝擊和鬥爭。所謂的一些破壞行為,是由於被野心家陰謀家所利用而導致的。反對者主要是從文革的結果來看,例如傷害了多少革命老幹部和愛國誌士,大麵積的停工停產,武鬥死人,燒毀了多少文物等等。

這樣,似乎兩方麵的觀點都能找到無可辯駁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誰也說服不了誰。我曾湊熱鬧認為,文革的產生是中國文化的結果,是中國文化所導致的。中國的文化是苦難文化。苦難文化的特征是,不安,憂愁,擔心,對前途不確定性的焦慮。毛澤東對當時國內形勢的估計,是擔心“睡在身旁的赫魯曉夫 ”會讓中國改變顏色,擔心中央“出修正主義”。他認為“三分之二左右的組織,其“領導權不在人民的手中”。所以要整黨內的“走資派”。到了文革的後期,毛澤東的估計是“走資派還在走”。 你看看, 老頭子焦慮到啥程度了。還想著要“過七八年再來一次。” 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這就是文革發生的思想原因。

從思想路線到政治路線,需要有一個實施的過程。這個過程早在共產黨進入北京前就開始了。還沒進京,毛澤東在西柏坡就警告全黨不要做李自成,要防止官員腐敗。後來為了防止中共官員的腐敗,一九四九年就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1955年改稱為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1969年。文革前的中紀委是幹什麽的? 當然是反腐敗的。可是沒多大用處。何以見得?  因為有了中紀委,還要搞思想改造運動,還要三反五反(反貪汙,反浪費等),還要搞四清,社教(社會主義教育),以及後來史無前例的文革,和一打三反(其中反貪汙,反投機倒把,反浪費)。 因為毛澤東了解到,各級官員都有腐敗行為,僅靠有個中紀委是完成不了反腐敗目的的。必須大搞群眾運動,才能防止官員們腐敗,變修,犯罪。毛澤東反腐敗反了近三十年,到頭來,他老人家悲哀地發現,“走資派還在走”。毛澤東何其聰明智慧,何其有魄力有能力。可是,以他的才能還是要靠搞群眾運動來反腐敗,而不能隻靠中紀委。因為他知道中紀委那幫官僚不管用,必須搞運動,這就是毛澤東發動文革的主要原因(之一)。文革及其以前的很多“運動”,至少證明了一點,中紀委不管用。中國的反腐要靠群眾運動。搞群眾運動反腐敗是有效,但是這劑藥太猛,有很多副作用。文革中的群眾運動從反腐敗,整走資派,變成了“打倒一切,全麵內戰”。如同強烈的除草劑,不但除了草,連莊稼蔬菜瓜果也統統一並除去了。

在西方國家,反腐靠兩黨扯皮。兩黨扯皮對反腐還是有效的,不過兩黨扯皮,也會扯著了肉,使得執政黨想辦正經事也不那麽容易,因而執政效率低下。據說兩黨監督會減少腐敗,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中國的中紀委反腐管用嗎?不知道。但是中紀委在文革前得不到毛澤東的信任確是事實。文革後呢? 1978年重設中紀委後,至今三十多年了,貪官是越反越多。習近平上任後,是大抓了一下。據說,遏製了腐敗的勢頭,現在很多人不敢腐敗了,但是中紀委的反腐敗還“在路上”。

在中國,因為文化的原因,也可能有政治原因,反腐敗靠中紀委,可能是完不成的任務。換個名稱,例如“國家監察機關”,也隻是換湯不換藥而已,不會有多大變化。這個,已經為我黨兩個三十年的實踐所證明。

中國的反腐有兩條可能的的道路,1,兩黨監督,2,群眾運動。前者是新路,估計我黨不習慣,也不會接受。後者靠群眾,是老路,是毛澤東在前三十年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至少在遏製腐敗方麵,但是毛澤東的發動群眾過了頭,常常會失控,走了極端,結果“打倒一切”,等於除草時,把很多莊稼也給除了。搞群眾運動,隻要不失控。不象文革中的無法無天,搞全麵內戰,也許還真有用。如果中國要利用朝陽大媽的威力,搞群眾運動,肯定會和過去不一樣,有一定的規矩,在法製的基礎上發動群眾,也許會有效。

就是說,如果將來僅靠中紀委反腐敗力有不逮,有可能來一次的群眾運動(反腐)。不過會在一定的條條框框下進行,來一次有章程的,溫和的“文革”,在將來也是很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