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了喝脹了,和皇上他爸一樣了
文章來源: 遍野無塵2017-07-11 20:06:25

從“吃飽了喝脹了,和皇上他爸一樣了”說起。

遍野

“吃飽了喝脹了,和皇上他爸一樣了”。這是《白鹿原》電視劇開頭,傻子二逗唱的兩句戲文。這句台詞,可能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民,特別是關中農民的想法。這句戲文雖然沒有介紹白鹿原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但確實反映了白鹿原人當時的生活情景和精神狀態,甚至是他們的“最高”追求。說是最高要求,因為那樣子對於他們來說,就和皇上他爸一樣了。也許是因為苦難過多的原因,而這最高要求,居然是和能夠吃飽肚子,可以活下去的最基本要求一樣。似乎有點可笑,卻讓人心酸地笑不出聲。

吃飽了會撐著,可能沒事找事。喝脹了,雖然有著近乎和吃飽了一樣的感覺,卻不會沒事找事,因為很快就會又有饑餓感出現。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讓人吃飽,農民們常常會用喝稀的,來代替吃飽飯。不是還有句名言,“忙時吃幹,閑時吃稀”嗎?看來大概是“閑時稀飯喝脹了,也和皇上他爸一樣了”。由此,可以看出當時農民是在怎麽樣一種苦難中掙紮。

那是一個什麽樣的曆史背景呢?從劇中可以看到,那是在皇帝倒台,開始剪辮子的前夜。自從甲午戰敗,1895年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並賠償日本二億兩白銀之後。洋務派失勢,變法派康有為上位,然而變法圖強最終以宮廷政變收場。後來,無論是慈禧太後、保皇黨、滿清權貴,還是親西方勢力、義和團,所有人都被裹挾其中,輪番登場。最後八國聯軍借護衛使館之名,兵臨北京城下,動蕩混亂的大清朝局終於重新洗牌。然而幾乎所有因戰爭和政治動蕩所引起的苦難最終都被強加於中國農民的頭上。可是農民階層一方麵承受著苦難,一方麵仍然麻木不仁,也許是無可奈何。因為苦難,使得中國農民幾乎沒有任何除了吃飽飯以外的其它奢侈追求。

白鹿原的故事就在這種生活和精神狀態中展開的。《白鹿原》劇也可以用字幕和畫外音,簡單地介紹當時的曆史背景和農村的生活狀態,常見的有,“自從......”。但是用兩句戲文開始,藝術效果要好的多。特別是出於一個傻子的口中。要知道,在農村 (或者在其它任何地方),傻子的語言具有最廣泛的代表性。這就如同所有上過學校的人,隻有一少部分人懂得微積分,而所有的人都會都加減乘除一樣。所以可以說,傻子二逗的這兩句話語,是廣大農民階層的某種最高“共識”。

另一方麵,從這兩句戲文,大概可以看出,皇權思想仍然是當時農民的主導觀念。想往皇上,忠於皇上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忠於皇上的具體表現就是按時繳納皇糧,雖然也許於心不甘。忠於皇上的另一個表現是,後來當剪辮子風潮來臨時,所有典型的農民都驚慌失措,逃之夭夭。其實農民們那種所謂的“忠於皇上”的信念隻是一種感覺, 就和信教一樣,似乎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當知道皇上沒有了的時候,隻有不過幾分鍾的彷徨而已。

《白鹿原》演繹的就是農村最土最樸素的精神,吃飯,繁衍,麻木但頑強地活著,直到後來的“風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