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之路
文章來源: fun9972010-09-24 19:29:27
文學城是個好平台,大家可以暢所欲言,隻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歡迎發表意見評論。

今天就說說我是如何回去的。其實海歸之心,眾人有之,原因很簡單:第一代移民在美國混到Executive的不易,發展有限,而中國又處在high growth的階段,我們帶著國外的經驗回去,是會很有價值的。許多人的事實證明這個大方向是正確的。

我從2000年起,就在一家國際IT大公司打工,做過程序員,架構師,谘詢師,最後又轉到技術銷售,就是與銷售一起,使用演示,安裝,集成等手段,說服客戶買產品及解決方案。與純技術工作相比,此工作是萬金油,廣度很重要,又鍛煉了與客戶的頻繁交往的能力。

早在2000年代初,大陸赴美招海歸剛剛開始,高層也樂得出國轉轉,在廣州每年還召開留交會,甚是熱鬧。我與幾個好友,同事也搞了一個項目,四處宣傳,也想步張朝陽等人之後塵,弄些VC,回國風光。記得在留交會上,及其認真地準備,演示自己的項目,可以說是廢寢忘食。後來與南方一家留學園談妥,給些資助,就把公司辦起來了。

當時麵臨的最大問題是誰回去?我們幾個在美都有較好的工作,拖家帶口,全部丟下回國實在難以冒此風險。開始幾個人輪流回去一個月,後來有個夥伴正好失業,又是單身,就全部海歸了。但當時不懂,又無銷售經驗,搞一家公司說實在話,沒有過硬的渠道,名聲,及市場經驗,很難成功。所以隻運作了一年多便關門大吉了。所以要海歸創業的朋友一定要想一想,光有過硬的產品還不行。誰會是你的銷售渠道,市場要怎樣做,你的產品怎樣說服別人顯示其與眾不同的競爭力?

看來創業之路不是人人能走的,特別對我們這些給人打工,安穩慣了的人。但海歸之心未死,好像不試一次就不甘心,非要試試自己這幾把刷子到底在大陸能否玩轉,在大陸生活到底適不適應?創業不成,就找個外派的機會吧。在一家公司久了,很大的一個優勢就是人熟 (人脈),老老實實地工作,又會小有名氣。如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僚,多交流,信息自然就多了。正好亞太區有個缺,一申請就成了。可以選擇住Singapore,Hongkong,or China. 我選擇了北京,因為是我的故鄉。現在大陸工資不低,再加上補貼,不比美國掙得少,親戚/朋友又多,所以就欣然成行了。

當時是很激動的,因為盼望已久的海歸夢總算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