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絲路D08~唐僧來過的大清池,瑪納斯,吉爾吉斯斯坦
文章來源: 三步兩橋2023-11-18 20:08:15

上篇D07~秋色,氈毯,金雕,吉爾吉斯斯坦

伊塞克湖(Issyk Kul Lake),對中國人來說,應該不陌生,它就是當年唐僧/唐三藏來過的“大清池”。

“大清池”是世界上麵積第二大的高山湖泊,僅次於南美洲的的喀喀湖(Titicaca Lake)。這個輕微含鹽的藍色湖泊使湖邊的氣候比吉爾吉斯斯坦的其他地方要更宜人。冬天不會寒冷至極,夏天也很少酷熱難耐。夏天的幾個月裏,遊客蜂擁而至。這裏也是世界各國背包客的向往之地。

我們昨天因為前往宋庫爾湖(Song-Kul Lake)的路被雪封,調轉方向提前來見“大清池”。

我在第一次絲路之旅時,為了解和體驗中亞遊牧民族的文化和習俗,在烏茲別克境內的沙漠上曾經住過條件簡陋的“仿古”蒙古包。昨晚來到大清池畔後,我又有了一次體驗住蒙古包的機會。

昨晚,我和室友被安排入住蒙古包園內唯一的“現代化”蒙古包。我們的蒙古包內不僅有熱水淋浴,還有洗衣機。

曾經體驗過古樸簡陋的蒙古包,這次又住入“現代化”蒙古包,我戲稱,我的蒙古包體驗完整了。CEO聽後笑著說,等你明天親手搭過蒙古包後才算完整。

昨晚我們入住的蒙古包園區。

我和室友入住的“現代化”蒙古包。這間蒙古包估計是園主平時自己住的。昨晚前來這裏入住的人太多,蒙古包不夠,園主將自己的蒙古包讓出來給我們住。

室友搶了小床,讓我一人睡大床,於是,我成了當晚園內的“Yurt Queen”。令大家羨慕不已。

團友們入住的條件簡陋的“仿古”蒙古包。包內陳設簡陋,洗漱(隻有冷水)和廁所都分開。盡管條件十分簡陋,據說在Booking上的標價平均在$40/人。

昨晚團友們在這裏聚會長聊。我早晨看見桌上留下了許多空酒瓶。不喝酒的我昨晚留在“現代化”蒙古包裏刷手機,體驗遊牧人的現代化生活。

早餐過後,我們前往伊塞克湖畔的群山中徒步。

登高鳥瞰伊塞克湖。

我們下午前往伊塞克湖畔的童話穀(Fairy Tale Valley)。這裏奇峰異石。每人根據自己的想象力,都可以在這裏找到不同的景觀,比如中國的長城,等等。

像中國的長城嗎?

當大家發現此處景觀後,都戲言:這個稱作童話穀的山穀,其實是少兒不宜之地。

傍晚前,我們走進伊塞克湖中涉涉水,也有兩位勇猛的團友躍入湖中奮臂暢遊。

這個係列的第4篇《曆史與現狀》曾經提到過,首都比什凱克的中心廣場,曾經從蘇聯時期的列寧廣場改名為現在的阿拉圖廣場。廣場中心的雕像,從列寧的雕像,換成自由女神像,再換成現在的瑪納斯(Manas)的雕像。這個廣場見證了吉爾吉斯斯坦的曆史變遷。

從前蘇聯獨立出來後,吉爾吉斯斯坦一直是把英雄史詩《瑪納斯》視為吉爾吉斯民族團結,民族複興和民族尊嚴的象征。現在史詩《瑪納斯》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所以,要了解吉爾吉斯斯坦,就不能不對《瑪納斯》略作了解。

這部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歌頌了吉爾吉斯斯坦的民族英雄瑪納斯以及他的七代兒孫前赴後繼,率領吉爾吉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者以及各種邪惡勢力,為了爭取自由和幸福而進行鬥爭的英雄故事。

史詩其實是一種口傳藝術。在遠古的時候,文字和書寫係統不發達,要記住那些鮮明的故事就隻能是口耳相傳。找個腦子靈光,記性又好,口齒又伶俐的小夥子。上一代師傅帶下一代的徒弟。今天教會你背這段,明天再教下一段。就這樣一段一段的把整部史詩都背下來。當然要方便傳唱和記憶,就得合轍押韻,傳唱的時候也順溜,也好聽。這就變成了一種藝術。我們比較熟悉的荷馬史詩 《奧德賽》,原文是合轍押韻的。再比如說,印度著名的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也都合轍押韻。

英雄史詩《瑪納斯》在18世紀被用文字記錄下來前,一直都以口傳方式代代相傳,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唱,是有專門的藝人來唱的。唱《瑪納斯》的民間藝人就叫做瑪納斯奇(Manasich)。

在喜慶節日歡聚的時候就會邀請瑪納斯奇來唱誦《瑪納斯》的詩文,當然不可能唱全篇,唱其中一段。在世界範圍內也有瑪納斯奇比賽。中國也曾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奇參加比賽。比賽看誰能唱誦最多最長的《瑪納斯》詩文。

前天早晨起床後,當室友打開電視時,我看到電視裏播放的節目可能就是瑪納斯奇演唱或比賽。於是,我趕緊用手機對著電視屏幕拍了兩張照片,等有機會請CEO確認 。

我們今天路過一座正在修建的吉爾吉斯斯坦曆史文化中心。中心以能唱誦最長《瑪納斯》的瑪納斯奇的名字命名。不僅如此,在對麵的山峰上還建有這位瑪納斯奇的塑像。

我趕緊拿出前天早晨拍的照片請教CEO。 回答是,這是瑪納斯奇在比賽。CEO說,目前吉爾吉斯斯坦大約有50名這樣的瑪納斯奇。

坐落在山峰上的瑪納斯奇塑像。

下篇D09~鑲金牙,搭氈房,蘇聯北戴河,俄國張騫,吉爾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