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意見是瞎扯淡,這種委員是混飯
文章來源: ee8882011-03-09 11:52:06

這種意見是瞎扯淡,這種委員是混飯

兩會很熱鬧,新聞不斷。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在分組討論時稱,不應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 他們讀完大學不回家鄉就是一個悲劇 ” 。 “ 你們不知道,田頭上那個八九十歲的老頭比我們有文化多了!人家看看天就知道會不會下雨,收成好不好。我們有這個本事嗎?所以我們對文化的看待,不是說我們拿哪種文憑來論事 ” 。 “ 我們也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 “ 上大學的費用很高,往往一家出個大學生就返貧了 ” 。她認為,農村孩子如果讀中專或高中就會回到農村,也許就發展起來了, “ 有技術,有目標,有幸福 ” 。

俺還真看不出農村孩子上大學,讀完大學不回家鄉就是一個悲劇。回家鄉是好事,不回家鄉也是好事,哪裏有工作就在那裏幹嘛。基本事實是大部分農村孩子讀完大學不回家鄉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發展進步,學有所用,最後的工作事業的確極大地改變了他們的個人生活。本人的同學來自鄉村的大有人在,最終基本上都在大中城市裏工作,其中不乏頂級科技人才和大大小小的領導。

“ 我們也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 多麽混帳的話! 為啥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怕農村孩子進城搶了城裏人的飯碗?

不過 王平委員無意中也道出了社會的實情: “ 上大學的費用很高,往往一家出個大學生就返貧了 ” 。這是一個值得人們深思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問問溫總理怎麽解決這個貧窮鄉村孩子上大學的實際困難? 中國經濟發展了,那啥的屁都翹到老二了,能給美國人萬億元借貸去養美國的豬為啥就不能解決中國窮孩子的教育費用呢? 中國教育產業化不是促進了全民教育公平化,反而為貧窮地方出身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製造了經濟支付上的障礙。 現在 王平委員們變得好像有理了,搞起了地區性的“種族歧視”了。真是社會不公在做孽,人心不古還一本正經地念出聲來,惡心人。

可悲的是這種喪卻良心的人竟然披著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的渡金衣, 混到了 全國政協委員的位置上。提的建議混帳程度讓人噴飯,氣憤。 可喜的是現代互聯網發達了, 王平委員的雷人觀點被記者曝光了,社會上評議也可公平地展現在互聯網上。 惡評聲一片

對王平委員的言論,網友數學批評道: 王平這個事情也就說明了我國的這些個參政議政的人士們不會提建議,提的建議無法讓政府操作。 眾多網友對 王平委員的言論持抵製態度, “ 難道農村的孩子就應該祖祖輩輩守在田間地頭嗎?不應該享受改革的成果? ” 更多的網友表示:知識改變命運,農村孩子應該去吸收知識,希望現在的高等教育能更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

最後俺的結語如此這樣: 王平全國政協委員的提議就是 瞎扯淡,身居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的高級知識分子的王平全國政協委員就是一個典型的混飯的,其道德指數肯定趕不上鄉村一個農民大媽。讓這樣的人虛占一個位,來給中國政府提意見笑死人,也太丟人了。一個王平委員丟了全國政協委員們的臉。 但願一粒老鼠屎不會壞了一鍋湯。一個無稽之談的王平委員不會影響全國政協委員們的大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