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熏香好調情
文章來源: 托寶貓2012-08-31 06:46:15


哦,錯了,是調琴。我南方人,分不清前鼻音後鼻音。

我已經近七八年沒彈過《湘江怨》了。這首曲子是我學會的最初幾首之一,算是古琴的入門曲。當初學彈的時候,我很快學會,然後一直不太喜歡。那時好高騖遠,一心隻想著趕快學複雜宏偉的大曲子,所以對這些入門的小曲子很是看不上。沒想到多年過去,我不但沒學會大曲子,連小曲子們也給忘得一幹二淨。我的琴丟在床底下蒙塵,都快結上蜘蛛網了。

我當初不太喜歡《湘江怨》的另一個原因是裏麵有非常多的泛音。泛音在大部分曲子中都有,但往往隻占很小的比例。就算在《梅花三弄》這樣泛音特別多的曲子裏,因為曲子長,所以泛音並沒有喧賓奪主的感覺。而《湘江怨》是首短曲,於是密集的泛音顯得分外突出。我那時見識淺,覺得泛音應該隻是點綴用的花邊。一件充滿了花邊的衣服怎麽能是好衣服呢?我這樣想。

兩天前我隨手翻著曲譜,翻到《湘江怨》那一頁,突然想彈它。

一下手我才發現我把它忘光了。忘得那樣徹底,一句都彈不出來。

豈止湘江怨,我忘記了幾乎所有的曲子。

我盯著曲譜看了很久,決定先把湘江怨給學回來。

然後我發現我對它的感覺跟七八年前完全不一樣了。我原來很看不上的那些泛音,現在聽起來是如此悲傷,柔婉的程度絲毫不下於中間夾雜的按音。尤其是十徽和十二徽之間的那幾個小泛音,淒冷清寒。我彈著彈著,幾乎有落淚的衝動。

這一首小曲子,正調,旋律反複簡單。也沒有很多猱、吟。一連串一連串的泛音空空的,好像敲在人的心上。

這首曲子細致而小氣,實在是適合女子彈奏的。不像《秋夜讀易》那樣的端正嚴明,也不像《洞庭秋思》那樣的開闊清遠。我想了一下,這裏麵的泛音,有可能是意指敲打竹節的崆崆聲。這麽一來,非常點題啊。

前段時間跟風看《甄嬛傳》,裏麵甄嬛有一次就在落寞地彈這曲子。可惜畫虎不成反類貓,琴聲是泛音的地方,甄嬛的左手卻在琴弦上裝模作樣地撫來撫去。假得也太明顯了。這些編劇導演是不是聽慣了“撫琴”的說法,以為琴非撫不能奏也?

這曲子裏該撫的地方當然也是有的。我的手指許久沒有撫琴,老繭早就蕩然無存。現在重撫,拇指疼痛無比。我想起當年學琴時的狂熱,拇指指甲側麵磨得見肉,疼得鑽心,纏了幾層膠布還是要堅持彈。種種癡狀如在眼前。

我彈琴時,老鼐隔屋聽琴,托小貓乖乖在我腳邊畫畫。我彈多久她就畫多久,從不吵鬧。我彈完一曲,休息的功夫,托小貓站到我旁邊,敬畏地看著琴(她知道隻能看,不能摸的),問我:媽媽,你會不會彈“床前明月光”呢?

不,我不會彈“床前明月光”。我隻會彈前人譜好的舊曲。我現在彈的這一首叫《湘江怨》,還有歌詞,你聽我唱:

落花落葉落紛紛,盡日思君不見君。腸欲斷兮腸欲斷,淚珠痕上更添痕……

這直白的歌詞也就罷了。琴音泠泠卻實在是攝人心魄。再這樣彈下去,真是腸也要彈斷了。隻得趕快推琴起身,係上圍裙,為精神奔波不如為生活奔波,改變一下撫摸對象:忍把瑤琴,換了油鹽醋醬。

“今夜調琴忽有情,欲彈惆悵憶崔卿。何人解愛中徽上,秋思頭邊八九聲。”白居易這樣寫的時候,大概真的不是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