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幸福的人——春晚漫談
文章來源: 點綴2013-02-10 20:32:31






做一個幸福的人
——春晚漫談

 

銀蛇舞,天地動。歲月無私,刻不容緩。新桃換罷舊符,今天就轉眼成空,昨日便一去不返。曾經滿心期待的2013年春晚,乍一綻放,也就轉瞬成為昨日輝煌,被記憶收藏了。

但是,有賴於科技所賜,時光留不住,可是發生在時光裏的事件可以被如實地影印下來,成為記錄,成為見證,成為永恒。從而可以被人珍惜與回顧,成為看得見,摸得著,永遠不會被遺忘的珍藏了。2013年春晚,就是一件值得被不斷拿出來欣賞把玩的珍品。

今年春晚,熱烈澎湃,大氣輝煌。整個演出,沒有就蛇年的特點說事兒,而是把重點放在喜慶,團圓,祥和上。因而,今年的春晚雖然華麗不減,但卻更有家的感覺,更有年的味道,自始至終洋都溢著親切,溫暖,平實的氣氛。

這樣的春晚,就是一桌年夜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不在於吃什麽,而在於那種血脈相連,情深意濃,其樂融融的真實。所以說,今年的春晚有讓中華兒女有回家的感受,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年夜飯,歡喜快樂地送龍迎蛇,歡度新春。

春晚上的四十個節目,就是四十道風格迥異的各式家常菜。總導演就是大廚,六名主持人就是上菜的服務員。成百上千的演職員就是各樣食材,經過大廚手下的各等廚師的加工烹飪,就是一道道地道可口的家鄉菜。端上桌,隆重溫馨。吃起來,原汁原味。一家人,邊吃邊說,幸福溫馨。

又因為今年的大廚,就是去年的大廚,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受過鍛練,取得了一些經驗。所以今年做起來,就非常得心應手。如此一來,這桌年夜飯自然也比去年的更好吃,也更受歡迎。色香味俱全,也更為好看。

這也說明,大廚的主管很有水平,他(她)知人善用,又知道這樣重要的職位,不能換人如走馬燈,人才穩定,才有利於累積經驗,做好工作。就像奧巴馬在第一個任期內,很難有所建樹。隻有到了第二個任期,他才因為有了經驗,才得以有能力去實現它的政治抱負。

因此,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也反映在如何辦春晚這個問題上。總導演放得開,並且取得了相應的經驗後,才能更有作為。今年春晚的成功,就是一個生動的佐證。

毫不奇怪的是,在同一個屋簷下居住的孩子,在習性上也常常有很大的不一樣。比如有人不吃肉,不吃蛋,不喝牛奶,或者有人不吃蔥,不吃香菜,也不吃芹菜。所以,慈愛的母親會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喜好,同時做出一些不一樣的飯菜。例如包餃子時,就專門包一些不放蔥的,以滿足不吃的孩子的需要。

偌大的一個春晚,也是一樣。同樣一個小品,有人看了說好,有人就說不好。所以,春晚用四十道不同的菜,來解決這個問題。相信一個再挑剔的人,在四十道菜裏,總會有對自己胃口的幾道菜。這樣就能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誰也不會因為挑食而吃不上飯,或是吃不飽了。

至於已經吃得打飽嗝了,卻就是因為有幾道菜不對自己的口味,而說三道四,甚至破口大罵的個別孩子,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不會當作一回事的。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人心理有問題,心智不正常。所以,就見怪不怪,不去理睬他們的無理取鬧。

今年的年夜飯好吃,還豐盛,令人興奮,念念不忘。明年的會怎樣呢?一定會更好!因為廚師也是專業人士,也必備專業人士的素質。所以他們會不斷地進修,不斷地提高技能,在已有的基礎上,他們做出來的年夜飯一定會一次比一次更好。

社會發展的結果,就是各行各業都由專業人士來經營。尊重專業人士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標誌。春晚是一項高度專業的活動,本來就應該交給專業人士來策劃與實施。其他的人在滿足了食欲與精神上的需求之後,首先應該向他們表示感謝,以尊重他們勞動與付出。

餘下的,至於從年夜飯裏得到什麽鼓舞與激勵,或者還有什麽審美能力方麵的提升,那就是因人而異的造化了。即使是什麽也沒有得到,也沒有什麽,吃年夜飯,無非就是解決口腹之欲,不是去聽課,更不是去學習什麽技能,隻要高興就好,隻要能體會到酒足飯飽的滋味就好。吃的過程,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其實要求越低,就越容易知足。容易知足的人,往往才是幸福的人。從享受春晚開始,讓我們做一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