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風采——看電影《一代宗師》
文章來源: 點綴2013-02-03 17:05:11







不一樣的風采
——看電影《一代宗師》

 

很少有國產影片能這麽吸引人,看過之後還要再看,不僅僅是因為故事好看,而實在是因為片中的人物太有性格,個個俊朗鮮活,令人過目不忘。再加上宏大的場麵,史詩般地敘事手法,雋永睿智的對白,更讓人心有感念,欲罷不能。這便是一上映即轟動的大片《一代宗師》,展現了不一樣的武林風采。

 

影片以武學高手葉問的傳奇一生為主軸,勾勒出民國時期以廣東佛山為中心,所展示的南北國術界的眾生相。在民族大義麵前,以葉問,宮寶森為代表的武林精英,在國事,家事,武學之事上,所表現出來的氣節、情操與風骨,是那麽得愛憎分明,是非清楚,進退有據,令人感動之至,欽佩之極。不錯,他們是一群習武之人,但更是大寫的性情中人。

 

葉問,史上的真人,詠春拳的第三代傳人,李小龍的恩師。影片以葉問的自述開場,又以葉問的壽終正寢結束,濃妝重彩地描寫了葉問命運多舛的一生。因國難當頭而家道中落後,葉問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將詠春拳發揚光大。困境成就了葉問,使他成為既往開來,承先啟後的大家。葉問的胸襟與魄力,超出了一宗一派的局限,也超出了習武的範疇,所以葉問被奉為一代宗師,絕對是名至實歸,當之無愧。

 

其實,影片裏的眾多人物,都有宗師風範。八卦掌一代大師宮羽田(宮寶森),就是一個儒雅的長者,他有大視野,大胸懷,相信拳分南北,國卻不分南北,極力成就天下武林是一家的信念,並為此而獻身。他的師哥丁連山也是一個識大體,有擔待的人,關鍵之時盡顯宗師之氣概。可以說影片中的武林英雄,每一個都有故事,如果鋪開了寫,每一個人都可以獨立成章,可歌可泣。

 

電影看多了,也會看出一點兒門道兒。有的導演,拍出的片子隻有風景,沒有故事;還有的導演,拍出的片子有故事,也有感動,但滿滿的,足斤足兩,就像是一個四平八穩的故事會,觀眾沒有回味,咀嚼,消化的餘地;再有的導演,不光是講故事,更追求的是鏡頭拍不到的深邃與神韻,能夠讓觀眾在足夠多的留白中,體會其中的意境與味道,這是高境界的電影,具有濃鬱的文化與藝術氣息。

 

影片《一代宗師》就是一部有濃鬱文化氣息的作品,釋放了太多的藝術味道,也承載了太多的信息含量。觀眾在短短的一部影片中能夠感受到的是,整整一個時代的人文情懷與獨有特質。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打打殺殺的暴力場麵,更多的是這個現象後麵的處世原則與理念,是武學博大精深的最佳圖解。而這一切通過藝術手段表現出來之後,就有了莫大的魅力與感染力。

 

如果說影片中葉問一角兒的刻畫是極其成功的,那麽另一個角色的創作就更為成功,又是極為精彩的。這個角色就是不敗宗師宮寶森的女兒宮若梅,俗稱二姑娘,尊稱宮二先生,簡稱宮二。這個角色是影片的絕對亮點,甚至可以說,與葉問相比,宮二更有一代宗師相。影片因為有這麽一個鮮亮而生動的人物,而更加熠熠生輝,令人難忘。

 

宮二本來有了好的歸宿,許配給了一個好人家,自己又是醫生。但是父親的寵愛讓她得到了八卦掌的真傳,為了代替父親懲罰欺師滅族的師兄,這位宮二小姐毅然退婚,出道,並立下了終生“不能嫁人,不能傳藝,更不能留後”的誓言,唯有如此才能為父報仇雪恨,恢複宮家的名聲與榮耀。

 

這個以孝道為先,犧牲了自己的終生幸福的悲劇角色,博得了觀眾的無限同情。她與葉問之間產生的情愫,也令這個人物更豐滿,更感人。人有了信念就有毅力,宮二為了父親,為了宮家,信守諾言的意誌令人敬重。所以從藝術的角度說,這個人物比葉問更有戲,更飽滿,更有份量。這個人物的塑造是編導的最成功之處。

 

當然,這個人物之所以能夠有聲有色地站立得住,表演者居功至偉。章子怡的眼神,表情,口吻,氣質,以及她武功上的一招一式,都讓這個角色栩栩如生,成為重中之重。宮二不僅冷豔,決絕,又能夠理智清醒,有情有義,這些品格特點,都被章子怡演繹得絲絲入扣,非常到位。

 

毫無疑問,這個人物是章子怡從影以來最有張力,也最成功的角色創作。當然導演王家衛也是指導有方,他不僅創作了一個這麽醒目的角色,他又借風使力,順水推舟,令章子怡得以在藝術道路上有了一次不凡的放飛,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與宮二比肩,葉問這個人物在影片中實際上是一個大配角兒,他的鋒芒遠在宮二之下。不過這個人物因為是由梁朝偉扮演的,所以這個角色不因宮二的光芒太盛而失去光彩。梁朝偉的功力從來都是貨真價實的,他演的所有角色都性格鮮明,千人千麵,決無半點雷同。

 

在這部電影裏他就是葉問,一代宗師。不溫不火,不造作,不矯情,不留任何自己的痕跡。這位影星可以用偉大來形容。王家衛說在這部電影裏,梁朝偉的表演已達到大師級的水平。王大導在讚譽手下演員時,向來都是極其吝嗇的,他能這麽評價,也說明梁朝偉的造詣已經遠遠超出他肯定的水準。

 

前麵說過,《一代宗師》是武戲文拍。意思就是說,有打鬥,但隻是根據劇情的需要點到為止,並且所有的打鬥場麵與招式,都被安排設計得極其電光火石,又詩情畫意。事實上,在武打的後麵,這部電影更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文藝片,宮二與葉問的感情往來,唯美動人,蕩氣回腸。這就是王家衛的與眾不同之處。

 

一個說:千古無同局。葉底是否能夠藏花,有機會,我們再印證(葉問)。另一個說:你來,我等著(宮二)。沉默是金的葉問,卻能加上一句:保重!再看他們的鴻雁傳書:葉底藏花一度,夢裏踏雪幾回(葉問)。 一約既訂,萬裏無阻(宮二)。民國時期的武林之人,表達愛慕之情的方式是這等的含蓄高雅,這樣的電影怎能不叫座,又怎能不讓人有感而發,感歎不已!

宮二自知自己來日無多,約見葉問,料理後事。她的那一番話更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不朽之版。至於她說了什麽,是怎樣說的?想到還有很多人尚未來得及看到這部影片,所以我也就不說了,留白之處,就由你親眼所見,親耳所聽,親自品味判斷才好。

 

韓國影視紅星宋慧橋在片中扮演了葉問的妻子,她在影片中沒有怎麽說話,可是她的用眼神與扮相卻把一切要表達得都表達出來了,並讓人眼目一新,為之驚豔。這個角色也是非她莫屬,非常有款有型。趙本山在片中扮演了宮寶森的師哥丁連山,隻出場兩次,卻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小沈陽扮演了黑社會的小混混三江水,為的是襯托張振扮演的一線天這個角色。

 

原以為王家衛很市場,把趙本山和小沈陽引進劇組,是為了票房。可是通過訪談節目才知道,王家衛起用他們主要的考量是,劇中的關鍵人物宮寶森是東北人,所以與他有關聯之人,也應該是來自東北的演員才順理成章。這個說法還是可信的。當然王家衛一直有明星情結,在他的影片裏用的都是名角兒,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應該肯定的是,在這部片子裏,無論是趙本山還是小沈陽,他們原來的表演模式已經蕩然無存了,起而代之的是因角色需要而該有的形象與做派,無疑這是導演的作用與要求。

 

說到這部片子的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刪減太多,因而使得故事的連貫性受到影響。對此王家衛的解釋是,製片方要求盡快拿出兩個小時的版本,他拍的鏡頭有四個小時之多,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刪減難免會造成影片的不流暢。不過還好,沒有造成太大的困擾。隻是趙本山的戲本來不應該這麽少,可是在王家衛要補拍一些鏡頭時,趙本山因為身體不好而無法如願,這就留下了一定的遺憾。

 

不過,這樣也好,從另一麵印證了片中台詞所蘊含的精髓: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進步,勉強求全等於固步自封。 所以,即便成為了一代宗師,也不是到了頂峰。武學是文化,是哲學,是承諾,是責任,是人生向上的正能量。所以,武學有乾坤,博大精深。功夫在人品,學無止境。世界之大,永遠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能人後麵有能人,宗師後麵還有宗師。

如果說世界上隻有兩位國際級的華人電影導演,一位一定是李安,另一位就是王家衛。李安已經有奧斯卡數項榮譽為其背書,其天才與成就不容置疑。王家衛則因其別具一格的藝術追求,為自己的作品注入了鮮明的王氏風格而被人津津樂道,更被尊為導演中具有非凡之輩。

 

十年磨一劍,《一代宗師》大器晚成,終成正果,成為一部浩浩蕩蕩的武林英雄譜,為中國武俠文學與相關的影視作品增添了精彩的篇章。王家衛也因此成為多麵導演,以武戲文拍的獨特新意,充分展現了不一樣的武林風采,從而在功夫片的聖地,異軍突起,一鳴驚人,從此開創與占據了屬於他該有的一席之地。

 

 



電影《一代宗師》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