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看電影《愛情的牙齒》
文章來源: 點綴2011-12-23 12:49:35


 


性格決定命運

——看電影《愛情的牙齒》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可是對於缺乏閱曆與經曆的人來說,這話其實並不好理解。如果恰好有一個實例能夠詮釋這句話,那就是最好不過了。沒想到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就真實而鮮活地破解了這話的含義,這部影片就是莊宇新導演的《愛情的牙齒》。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最後第三年,也就是1977年。那時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之前的兩年,人們的思想雖然已在開始要求變革,但還是沒有脫離文化大革命的禁錮,在許多事情與觀念上還是墨守比較左的那一套做法。

 

反映在學校裏,學生們還殘留著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的做派,表現出越左越革命,越左越正確的樣子。影片的主人公錢葉紅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人物。一幫穿著軍人服裝的女混混跟在她身後,她是她們的頭兒,這一群人把自己打扮成正義的衛道士,在學校裏興風作浪,一切貌似與革命相抵觸的東西都是她們打擊之列。

 

就在她們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不甘遭受淩辱的那個男同學,拿起一塊板磚朝向錢葉紅的後背就是重重地一擊。沒想到在這個暴力對抗過後,當她聚眾向那個男生討個說法的時候,那男生二話沒說搶過她手上拿著的一塊板磚,舉起來就狠狠地砸向了自己的右腳上,那隻腳隻穿著單薄的膠鞋,當時他就無法站穩,忍受著劇痛被人攙扶著離開現場。

 

這個自殘行為讓她震驚之極,她沒有想到那個男生因為愛她,竟可以以這樣極端的舉動來為她挽回顏麵。這件事喚醒了她的性別意識,她開始不再抗拒來自那男生的愛慕了。可惜的是那個被她嚴重傷害過的男孩子卻因溺水而死亡了,這個不幸的變故,成為她心中永遠的傷痛。令她那遲遲到來的情竇初開,還沒有美麗開始就痛苦結束了。

 

背負著這樣的內心創傷,她上了大學,成了醫科學生。三年以後,在醫院實習時,卻被一個38歲的已婚男患者勾引,不僅以身相許,還懷了孕。在這種情況下,她居然要自己為自己做引產打胎。她把男友訓練成她的助手,協助她完成這件事。在男友老婆帶孩子回娘家的的時候,她在男友家經過九死一生的折磨,完成了這件事。那時她22歲。這個打胎的情節是影片的重頭戲,借此表現了她的堅強、勇敢與意誌。同時也凸顯了她性格的偏執,行為的極端,考慮問題的簡單與不計後果。

 

結果還是百密一疏,自食其果。這件見不得人的事情,第二天就被人發現了。在當時的年代,這樣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在辦案人員麵前,她倒是麵不改色,一口咬定是他勾引了男方,責任在她身上。明知道這樣說的結果,她一定要遭到學校開除處分的。可是她還是這樣做了。這又是她的性格使然,表現了她的重情重義,敢做敢當。不過這種仗義之舉倒是令人欽佩的。

 

由於她甘心犧牲自己,他的男友沒有因此而承受法律責任。她挽救了他。她卻回到北京進屠宰廠當了一名工人。她倒是無怨無悔,甘心情願地接受命運的懲罰。回顧她的這段感情經曆,應該說她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遇到了一個錯誤的人,開始了一段錯誤的感情,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自己給自己引產打胎)。她付出的代價是斷送了自己的學業、前程與一生的婚姻愛情。

 

實際上,她被那男人勾引到手的過程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她的逞能,不服輸,又好強的心理作祟,所以被那個男人一將軍就就進了圈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夜裏她正在值班室看手抄本小說時,被那男人撞見,恰恰因為這一點,那個心術不正的人便乘虛而入,點中了她的死穴,她也就乖乖地上鉤了。

 

錢葉紅同那個男人有了第一次性關係後,就離不開他了,不到約會的日子便跑去他上班的地方去找他。這讓他很緊張,也很生氣。錢對他是真動了感情還是因為性的吸引而離不開她呢?應該不是單純為了性,而是真的愛上了他。這隻要看她與他在一起的表情與眼神就能看出來。

 

她在他麵前表現了一種極其少見的母性溫柔。這對於一個從中學時代起,就缺少女性色彩的她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可以猜想,如果她與他的事情不被人發現的話,也許她會義無反顧地嫁給他,雖然他們兩人年齡懸殊,但畢竟他是她的第一個男人,她把她的第一次給了他。她對他有刻骨銘心的感情。

 

再後來,在暗淡的生活中,她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為了結婚而結婚,她就把自己嫁掉了。這樁婚姻之所以能夠被促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丈夫在外地工作,每年隻有二十天探親假可回來,對此她很釋然,她告訴她的丈夫說,這樣好,有新鮮感,否則在一起呆長了要吵架。

 

歸根結底她的心思不在她丈夫身上,但與他組建一個家庭,她也沒覺得委屈,在她看來,以她不光榮的經曆來說,能有人不嫌棄她、娶了她,就已經不錯了,還講什麽條件呢。所以她與丈夫相安無事了五年,兒子也四歲了。

 

可是在性格上,她與她的丈夫還是格格不入。她丈夫是個做事有條理,凡事又都有計劃的人,並且全部心思都在這個家上,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宅男。可是這些優點在她眼裏都不算什麽,而且令她痛苦難當。

 

新婚第一夜,丈夫把床頭燈打開,她緊接著就給關上,丈夫再打開,她又給關上。如此反複好多次。丈夫是好脾氣,無奈之後,還是把好事兢兢業業地做了下去。這些都說明她與她的丈夫,性格都極其相似,偏於固執,缺少彈性,不易相處。

 

所以,當她的丈夫調回北京後,她終於堅持不下去了(這時的她早已在婆婆的幫助下做回了本行,當了醫生)。夜已深,但仍無法入睡的她,告訴丈夫她申請了支援西藏的工作,要一去三年。丈夫是個老實人,也是個好人。

 

麵對她的心不在這個家裏,丈夫很無奈。雖然不願意,他還是同意與她離婚。談判結束時,丈夫當著她的麵,用鉗子把自己的一顆虎牙拔了下來,鮮血從嘴角流出,丈夫把牙遞給她,說:“你不是喜歡這顆虎牙嗎?送給你,留個紀念吧。”並說“隻有疼,才讓我能記住你。”

 

真是一個比一個還狠,沒想到這個文質彬彬的丈夫竟然也用如此極端的方式紀念他的愛、他們的婚姻。所以在片子的結尾,錢葉紅也要求牙醫為她拔掉一顆牙,而且不打麻藥,她說:“我想體會一下這種感覺。”

 

影片到此就結束了。可是錢葉紅的所作所為卻是讓人捉摸不透。婚後的她,在路上曾經看見過他,她的前男友。為此她置正在買東西的丈夫於不顧,像丟了魂兒似的跟著他的身影往前追。雖然沒有追上,卻看出她的心還在那個男人的身上。

 

偏偏很巧的是,就在她與丈夫談論離婚的當口,她獨自一人在路上的時候,競與那個男人不期而遇了。他們在街邊小店坐在了一起,聊了幾句,他問她,結婚了吧,還好嗎?她說,就要離婚了。他又說,他已經離婚了,而且也調回了北京。她聽到這話站起身就要走,他叫住了她,問她,要不要留個電話?她說,不必了。

 

從這個情節看,她似乎又不愛他了。好像她已經從那段痛苦中走了出來。可是她回家時卻是心神恍惚,坐臥不安,以至於還要到外麵遊蕩到深夜才歸。這期間她也去過她與她丈夫第一次約會的公園,在她們曾經坐過的長凳前徘徊。麵對離婚,她的心裏還是充滿了矛盾、掙紮與痛苦。

 

當天夜裏,她與她的丈夫都沒有睡意,他們相依站立在窗前,天亮的時候,她丈夫轉身去把他的那顆虎牙生生地拔了出來。她丈夫的這個舉動,會不會就像當年她被人拍了一板磚,她的那根斷掉了的感情神經就可以被接上了,從而能夠愛上她的丈夫了呢?如果不是,那她為什麽也要去拔掉自己的一顆牙,而且不打麻藥,難道僅僅為的是去體驗同樣的痛?

 

1977年到1987年的十年裏,她沒有停止過折騰,而且一件事比一件事駭人聽聞。本來臨了已經有了一個好端端的婚姻,一個好端端的家,卻硬是不珍惜,硬是不愛那個一點兒毛病都挑不出來的丈夫,唯一的解釋就是,她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換句話說那個時代造就了她的性格,並由此釀成了她的悲劇。

 

從本質上說她是個很好的人。善良,正義,開朗,堅強,能忍受疼痛與苦難,並且為人仗義,能承擔,看重情義高於自己的名譽屈辱。可是因為那種極左的社會環境,壓抑了她的健康發育,誤導了她的是非標準,以至於她17歲時,還把男女之間正常的花前月下的交往,當作耍流氓,搞破鞋,甚至公開羞辱這樣的人。這實在也是當時社會與教育的悲哀。

 

這種社會偏激,反過來又導致了她的性格更向著極端與偏執方向發展,以至於她不知道她到底需要什麽。她的第二段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的自我迷失。由於成長中缺失了很多教育與社會指導,該萌發的性意識沒有及時萌發,該經曆的過程沒有親曆過,所以在畸形環境中長大的她,一踏上社會,一旦遇人不淑,就必然會吃虧上當了。

 

以後結了婚,又不知道節製自己的性格,不會在平凡瑣事中發現與體會愛,不會在與丈夫的相處中看到他的優點和長處,無視他對自己的愛與包容,不會珍惜,不能忍耐等等,最後執意要以離婚收場,為自己不幸的經曆再添上一個揮之不去之痛,並且又傷害了一個人,毀壞了一個家,令五年的婚姻毀於一旦。

 

這部電影是20078月份公映的,一上映就受到普遍的好評。很多影評人都說這是一部講述愛情之痛的片子,導演也有這方麵的強調。可是從片子的全部故事情節來看,並不單純是這樣一件事情。

 

它實際上是講述一個性格偏執的女人在感情上的極端經曆。從而告訴人們性格決定人的命運,極端的性格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不僅會影響婚姻與愛情,也會影響當事人的一生。

 

令人不可置信的是,錢葉紅遇到的三個男人在對愛的表達上,都比她更極端,都是用了一種很自殘的方式宣誓他們的感情。第一個男生用板磚砸傷了自己的腳,第二個男人用破碎的玻璃劃破自己的手腕,第三個男人用家中的鉗子硬拔掉了自己的虎牙。

 

他們的有過之而不及的行為,都令錢葉紅震撼。也都更激發了她愛的神經,讓她在懊悔中懷念失去的愛。所以人們有理由相信,經過這一輪的折騰,女主人公體驗了無麻醉拔牙之後,那個劇痛能喚醒她對丈夫應該有的愛。這顆虎牙就是愛情的牙齒,它的死亡挽救了愛情與婚姻。

 

女主角的扮演者叫顏丙燕,演過不少影視劇,得過不少獎項。在這部片子裏她一個人演了一部戲,她的表演自然,真實,不留痕跡。角色人物十年生涯裏的三段感情戲,都被她演得層次分明,很有個性。無論是學生時代當女混混時的愚昧野蠻,還是後來被人勾引,甘心樂意獻身的執著多情,以及再後來做了人妻之後的淡然麻木,都詮釋得生動酣暢,非常有戲。因此她榮獲了當年金雞獎的最佳女主角獎,中國電影界的最高榮譽。

 

該片的一個值得探討之處是,這麽大的一個故事,卻是女主人公在牙醫的治療椅上向牙醫講述出來的。這於情於理都很難說得過去。

 

第一,牙醫與女主人公是什麽關係?如果僅僅是普通朋友關係的話,不至於讓女主人公述說自己的身世。具體何種關係,片子裏沒有應該的鋪墊或者交待,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缺憾。

 

第二,這樣一個故事在那個環境裏來敘述也是令人不可信的。盡管情節中已有交待,女主人公這個治牙過程已經有五次了。即便如此,還是令人難以置信。牙醫治療室沒有講述這種故事的氛圍,這是一個錯誤的的場合。

 

第三,用倒敘的方式講述這麽多的故事,在藝術上顯得太簡陋、太單薄了一些。同時,女人公在片尾處以清晰的麵孔亮相,既降低了影片的感染力,也令觀眾失去了必要的想象力。是表現手法上的遺憾。

 

雖然片尾的對話是以旁白出現的,可是還是沒有能夠抵消女主人公,在牙醫椅子上那張默然的麵孔,給觀眾帶來的印象與困惑。為什麽不能再含蓄一些,再朦朧一些,多給故事留下一些空白,讓觀眾對她的形象與心思,多有一些想象的空間呢?

 

 

 

鳴謝:感謝杜馬君與apple1君的友好推薦!

            杜馬君的博客和該片鏈接是: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2&postID=21688

 

油管鏈接:http://www.youtube.com/watch?v=3pXouzzv6DY&feature=watch_response_rev

 

 

 




 
                                le  Premier  am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