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的日子,再苦也是樂 ——看電影《鋼的琴》
文章來源: 點綴2011-12-15 12:31:45




                   《鋼的琴》劇照:陳桂林與淑嫻



有愛的日子,再苦也是樂
 

——看電影《鋼的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zNzgzODU2.html

 

 

一對年輕夫妻,站在破舊的街道上,背後是工廠的圍牆,再後麵是兩個巨大的工業用冷卻塔,像是炊煙的煙霧從裏麵嫋嫋上升。在寒風中站立的這兩位,都麵無表情,麵孔都朝著觀眾,像是對話,視線裏卻沒有彼此,完全是視而不見。女的說:離婚就是互相成全,你放我一馬,我放你一馬。男的說:離婚就是離婚,別扯那些無用的。

 

這就是影片剛開始時的鏡頭。這名男子長長的頭發,鼻子下麵有一撮胡子,一支香煙叼在在嘴上不停地冒著煙,令本來就其貌不揚的麵孔更加乏善可陳,了無生氣,甚至還有點兒猥瑣。唯一與眾不同的是,他胸前掛著一架紅色的手風琴,這讓人對他有點兒另眼相看。

 

站在他旁邊的女子,身材勻稱,麵容姣好,氣質高雅。身穿淺米色呢子大衣,頗顯得青春依然,美豔動人。這對夫妻的對話與形象上的巨大反差,令人們倍感詫異,不覺得也同情起這位可憐楚楚的妻子,同時也可憐憫起這位被炒了魷魚的丈夫。

 

接下來的一個鏡頭,就是在一個廢棄的廠區外,一個小樂隊在吹奏一首哀傷的曲子,樂手們把黑色垃圾袋當做雨衣穿在身上,在雨中一絲不苟地演奏著。在樂隊左側稍遠的一個位置上站立著一個年輕女子,她一手撐著一把黑色的大雨傘,另一手拿著麥克風,身穿黑色大衣,從敞開的大衣兩擺處,可以看見裏麵穿著有蕾絲花邊的綠色演出服,正在動情地唱著,“冰雪覆蓋著伏爾加河,冰河上跑著三套車,

 

此情此景真是讓人感動莫名!在一個荒涼不堪的地方還有這樣高水平的演出,令人歎為觀止。原來隨著鏡頭再向左側拉動,觀眾看到那裏有一個臨時搭建的祭壇,一群人正在那裏為剛剛死去的親人哭喪。感情這個吹打演奏班子與這個很有品位的演唱,是為了這個喪事服務的。所以當雇主投訴他們的樂曲與歌聲太悲傷之後,他們馬上就改弦易轍,吹奏起節奏明快、喜氣洋洋的樂曲步步高。

 

人們發現這個樂隊的手風琴手,就是在影片第一個鏡頭裏看到的那個被妻子逼著離婚的男子,聽過他妻子曾經一字一頓地叫過她的大名:陳--林。此刻的陳桂林表演得很投入,為了能發出聲響,他的手風琴隻是被垃圾袋半遮擋著。而且他還像是這個演出班子的管事者,非常恭敬地聽憑雇主的吩咐,再協調演奏員與歌手跟進。

 

這就是電影《鋼的琴》。一部黑色幽默喜劇在極盡詼諧與巨大反差中的精彩開始。影片中的人物是一群身處東北的下崗產業工人。除了女歌手淑嫻和陳桂林還算年輕,30歲左右,其他都是看上去比他們大得多的人。

 

這是典型的一群社會最底層之人。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當改革大潮蕩滌一切傳統模式的時候,這群工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工廠,成為了社會上的閑散人員。隨著他們為之驕傲的大工廠沒有了,在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重新洗牌之時,他們也被無情地淘汰出局了。

 

可是他們還年輕,還有工作的願望,熱情與能力,不可能坐在家裏“安享晚年”。於是很多人出來創業,有的人走南闖北,開始做生意,就像陳桂林的妻子小菊,離家出走後,據陳桂林告訴他父親,“是跟著一個賣假藥的在一起。”陳的話當然有故意貶損之嫌,不過也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用陳桂林的話說,小菊“現在富裕了。”

 

在陳桂林這群哥們裏,還有一個季哥是做大生意的,其派頭,其陣勢不亞於一個黑社會的大哥大。可是他人倒是不壞,辦事也很公道,與黑社會顯然是兩碼子事。在這群人裏,還有人當了屠夫,以殺豬為生。被陳桂林稱為是有產業的人。也有人在街上租個角落,專門給人配鑰匙。還有胖頭這樣的人,在舞場裏跳舞,在麻將房贏點兒小錢,在無所事事中打發時光。

 

那麽陳桂林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影片裏告訴我們,下崗後,他召集了一個小樂隊,裏麵的樂器有二胡,嗩呐,小號,拉管等銅管樂器,還有他的手風琴。他們走門串戶,為辦喜事的人,增加喜慶;為辦喪事的人,添加幾分哀傷。

 

樂隊裏還有一位女歌手,就是前文有提到過的那位唱三套車的不俗歌手。她叫淑嫻,也是位下崗女工。她歌聲優美,還會用俄羅斯語唱俄國歌。是這個樂隊裏的靈魂式的人物,也是這群大男人裏的萬綠叢中一點紅。

 

陳桂林的父親也是這個曾經的國營大廠裏的工人。在片子裏觀眾隻看見他短暫的四次出場,還有三次是半戴著口罩,其中兩次又是與陳桂林一起蹲在工廠的牆頭上的遠景。唯一一次不戴口罩,是在陳桂林的家裏,陳桂林為女兒拆毛褲時,他當幫手負責把毛褲撐起來,方便陳桂林把毛線收集纏繞成一團。那一次導演給他的鏡頭還是一個遠景側臉。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老工人,想當年卻能借“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意,引申為兒子取了一個很詩情畫意的名字,桂林。大名陳桂林。望子成龍之心可見一斑,希望自己的寶貝兒子是最優秀的,長大了能夠甲天下。結果,有其父必有其子,30年後,其子陳桂林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女兒也樣樣都能是最優秀的,為此他堅定地相信,他的女兒小元有音樂天賦,是彈鋼琴的好材料,一心要把女兒培養成為鋼琴家。

 

這樣,就像是平地一聲雷,無風三尺浪。在那個年代,在那樣的環境下,這無異於異想天開。試想工作都沒有了的下崗工人,手上哪裏有錢呢!陳桂林卻偏偏開始了他的借錢之旅。明知道困難重重,他還是要這樣做。

 

因為這裏麵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這就是如果他要是擁有一台鋼琴,正在辦理離婚手續的他,就可以以此為借口把女兒留在身邊了。先不說他這個想法是不是靠譜?單是他要借錢的膽量就令人刮目相看,這頗有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無畏氣概!

 

那時的中國,西風漸進,人們通過電影電視,港台歌曲音樂,知道了大千世界中,還有更好的生活形式,於是開始羨慕與向往了。可那時的中國人還是沒有見過錢的,除了生存花銷,他們的勞動所得就所剩無幾了。因此那時任何人之間談情義可以,談金錢沒有。有人更是這樣總結的,朋友間可以給命,不能給錢。因為沒有錢,即便是有一點兒,也給不出去,那點兒錢都是生活的隨時需要。

 

不出所料,陳桂林在他每一個朋友那裏都吃了閉門羹。到頭來隻有他的紅顏知己淑嫻給了他幾百元。很要麵子的陳桂林還不好意思拿。不過淑嫻的一番話倒是滿有道理。淑嫻是一個單身母親,有一個不大的兒子。她跟陳桂林說,讓孩子學有專長,你得會選。咱選了書法。隻需要一支筆,廢報紙有的是,就可以練習了。在這一點上不能不說她比陳桂林成熟,沒有與自己的能力過不去。

 

陳桂林當然是聽不進去了。也難怪,陳會拉手風琴,出於對音樂的愛好,他希望女兒小元學鋼琴也是對的,又何況小元很願意學習,這種現象在她同齡的那些孩子中是少有的。不敢苟同的是,陳的為父之心有點兒超出了自己的實際能力,望女成鳳的心太迫切了,以至於借錢買琴不成,竟又鋌而走險去偷琴。

 

首戰即遭遇連續兩次的失利,尤其後一次還進了派出所,頗有些一根筋的陳桂林並沒有知難而退,而是更加異想天開了,他竟然想出,既然鋼琴是鋼做的,做為鋼鐵工人出身的他和他的工友朋友,為什麽不能造一架鋼的琴呢!

 

於是他又開始了一輪求助,希望每一個朋友伸出援手,加入到他的奇想之中。經過他的又一番不辭辛苦的努力,他把廠裏過去留蘇回來的汪工程師請了來做技術總監,他的全部朋友也被他忽悠到了一起,同心協力開始了一個偉大的工程。

 

影片到了這裏進入了高潮。這些昔日的工人階級的一員們,個個都是熟練的技術工人,他們當中有翻砂工,有車床工,有煉鋼工,有木工,有吊車工等等,他們根據汪工繪製的圖紙,在已經廢棄的工廠裏,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製造鋼的琴的攻堅戰。還有兩個人(一男一女)專門負責做午飯,這支隊伍一共是9個人。

 

造鋼的琴是個創舉,但不是影片的目的與看點。觀眾在這個造琴的過程中看到的是一係列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後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與關係。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讓人們看見工人階級的創造力是多麽得不可小覷,他們之間的集體主義精神又是多麽得值讚譽。

 

在造琴的過程中,人們深刻地感受到處於社會轉型期的產業工人的矛盾心態,麵對改革他們無所適從。他們留戀過去,懷念在大工廠上班的日子,對工廠充滿了感情,就連原廠房裏兩根大煙囪要被炸掉的事,都能引起他們的不舍。無奈改革的洪流不會顧及到這樣的小事,在眾工人回廠圍觀的見證下,這兩根煙囪最後還是被炸掉了。

 

因此,又可以說這部影片的宗旨在於詮釋愛,圍繞著愛所展現的一個個故事變成了這部影片的看點。從而讓人們看到,在那個年代,在那種環境下,即便是生活單調,物資匱乏,不盡人意,有愛的日子還是快樂的,甚至也是幸福的。

 

影片裏工友之間有愛,一人有難大家相助。胖頭的女兒被人家羞辱,有了身孕三個多月了,聽說那個男青年不認賬,胖頭放下電話拿起一根撬杠就要去拚命。工友們知道了這件事,哪能讓他一個人去,於是浩浩蕩蕩結伴而去,陪著胖頭去討個說道。陳桂林的父親去世了,他們又一起幫著料理後事,直陪著到了火葬場把其父的骨灰領回來。

 

工友們明事理,有情義,願意助人,他們起早貪黑地為陳桂林造鋼琴,就像原先他們天天在工廠上班一樣,嚴肅認真,一絲不苟。鋼琴是樂器之王,一架鋼琴有8000多個零件,可想而知,造鋼琴的過程比想像得還要複雜得多,有難度得多,但在工友朋友們集體努力下,經過多日奮戰,還是很有進展,很有起色的,眼看著他們的創舉就要一步步地實現了,每一個參與會戰的人都很高興,因此心情也都格外得好。

 

沒想到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負責做飯的一男一女,王抗美與淑嫻竟暗生情愫,一天晚上被陳桂林將他們堵在了淑嫻的家裏。心裏悲痛的陳桂林第二天早上在車間外麵追打王抗美,結果兩人廝打在一起,淑嫻將他們拉開,上前打了陳桂林一個耳光,說:你們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就甩身哭著跑開了。王抗美也隨之而去。

 

接下來眾人圍坐在陳桂林的身旁,一言不發,都很難過,陳桂林就像是掉了魂兒,雙目無神,欲哭無淚地坐在那裏。恰在此時,來了兩個民警,說有人檢舉季哥銷贓,要把季哥帶去派出所問話。看著季哥跟著警察離去,這時的陳桂林才像是恢複了意識,麵無表情地告訴還剩下的五個人:“鋼琴不做了,散了吧。”

 

轟轟烈烈的造琴之舉,就這樣戛然而止,半途而廢,中途夭折了。這不是因為技術上有難題解決不了,也不是因為製作上遇到了障礙無法克服。唯一的原因就是她們當中的唯一女工淑嫻的離去,她離去的原因是因為她與王抗美有了曖昧的關係,偏偏陳桂林又知道了這件事,因而耿耿於懷,忍不下這口氣。淑嫻的離開,對於陳桂林來說,就像失去了支柱,再偉大的事業也變得黯然失色,無心而為之了。

 

淑嫻與陳桂林的情人關係是大家都知道的,就連陳桂林的妻子都知道。也許正因為是有這層原因,陳桂林對於妻子提出離婚的要求沒有感到意外,也沒有任何反對意見。雖然對於再婚,淑嫻沒有多大的願望,但她的心思和情感還是都在陳桂林的身上。就像她說的,陳桂林買鞋,他墊錢。陳桂林偷琴,她把風。陳桂林被派出所抓去了,她也跟著去陪伴。

 

其實,陳桂林與淑嫻的關係也是滿感人的,就在陳桂林決心要造鋼琴後,他們兩個人之間有一個有趣的對話,淑嫻說,“這鋼琴和鋼廠雖說是隻差了一個字,可是裏麵的差距卻是差了十萬八千裏。也就是我吧,你說造鋼琴就跟著你來造鋼琴了,二啦吧唧的(東北話缺心眼兒)。”陳桂林樂了,說,“你還二啊?”“怎麽不二?”兩個人在自嘲的笑聲裏,表達了他們的相濡以沫。這段對話也見證了他們的感情是真誠而甜蜜的。  

 

可是自從陳桂林的妻子提出離婚並要把女兒帶走後,陳桂林的心思都用在了為能把女兒留在身邊,這件當務之急的事情上了。這期間有兩次淑嫻因為兒子去了奶奶家,要留陳桂林過夜,兩次陳桂林都借口有事而加以唐塞。一次是說女兒的毛褲還沒有織起來,他要回家織毛褲。另一次則幹脆說現在是特殊時期,意思是正辦理離婚,無心顧及這樣的事。

 

更要命的是,在一次口角中,淑嫻告訴他,就是能把鋼琴造出來,你也留不住你女兒。而且淑嫻緊跟著是一句狠話:我看孩子跟著她媽,比跟著你幸福。這捅了陳桂林的痛處。陳桂林當時就認定,這是因為他們以後要搭夥過日子,淑嫻嫌棄他帶個孩子。所以嘴不饒人的陳桂林還補上了一句:你們女人都一樣。於是彼此有了芥蒂,兩人的感情由此出了問題。最終導致嫻淑與王抗美曖昧,為兩個人都釀下了一杯苦酒。

 

痛定思痛的陳桂林應該為自己對淑嫻的不夠體諒而難過。在兩個大煙囪被炸毀的那一天,他又振作了起來,熱情地為在場的每一個工友上了一支煙,也給了王抗美一支,並說你那天打我的那兩拳,我現在還疼。王抗美則說,我沒事,早就不疼了。在人群外,淑嫻孤零零地站在那裏,不抽煙的她也開始抽煙了,她為自己點燃了一支煙。

 

下一個鏡頭是造鋼琴的車間裏空曠荒涼,陳桂林一個人在那裏拉著三套車的曲子,有這種場麵的襯托,令這個曲子更顯哀傷低回了。這時淑嫻無聲地來到了這裏,默默地走到陳桂林的身前,坐在了他的旁邊。稍頃,陳桂林停止了手風琴聲,眼睛望著前方,卻又是說給旁邊的人聽:“我現在可以娶你了。”聽了此話,淑嫻什麽也沒說,隻是把身子頃向了陳桂林,把頭依靠在他的肩頭上。三套車的旋律由畫外響起,渾厚而蒼勁。之後陳桂林又繼續拉起了這支曲子。

 

再下麵的一個鏡頭是車間裏又活躍起來了,人們又聚齊了,季哥也在其中。中斷了的造鋼琴又開始了。這台鋼琴是因為陳桂林愛女兒而要造的,現在又因為陳桂林與淑嫻的愛重新恢複,而得以起死回生被繼續製造了。可見,成也是愛,敗也是愛,沒有愛就沒有理想,期望與創造。有了愛就能締造奇跡,再苦的日子也甘甜。陳桂林的妻子求去沒有從根本上打擊他的生活,可是一旦他失去了淑嫻,則就大不一樣了。相信他們能夠珍惜,不會再節外生枝了。

 

鋼琴終於如願造成了。那一天工友朋友們早早就聚攏在車間裏等待陳桂林的女兒小元來揭幕驗收。還是淑嫻眼尖告訴陳桂林他們來了。大家都站起來了,見小元由媽媽帶來,小姑娘身穿粉色的新棉衣,兩個大眼睛充滿了期待。陳桂林走上前與前妻打招呼,又摸摸女兒的臉蛋兒,接著就告訴淑嫻開始吧。這時淑嫻沿著高高的天車階梯快步簦了上去。一回兒就聽見隆隆的響聲傳來,再過一會兒就看見天車由車間的盡頭的高處,向著人群聚集之處開過來。

 

陳桂林在下麵指揮,一台鋼做的三角大鋼琴被徐徐地吊下了地麵。放穩後,陳桂林打開了琴蓋,支起了樂譜架,擺好小凳子,對女兒小元說,你去試試吧。女兒問爸爸要聽什麽曲子?爸爸說就彈一個最簡單的吧。小女孩兒坐在高高的琴凳上,定了定神,就彈了起來。。。此時,影片在清脆悅耳的琴聲中拉出一個大大的遠景,開始出現了片後的字幕。

 

電影結束了,電影中的故事還在人們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陳桂林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在工友們齊心協力的幫助下,鋼的琴美夢成真。盡管,這架琴人手是搬不動的,必須要借重起重機方可移動,老百姓的家裏也是無法得其門而入的。可是這架鋼的琴的意義遠遠大於它的實用價值。

 

影片以超現實主義的精神,將喜劇元素發揮到極致。令觀眾看到了不論在何種情況下,愛能使人們變得聰明,友好,友善,助人為樂。每個人都需要有愛,每個集體也都需要愛來凝固。愛能改變生活,將貧困弱化,將苦難分解,從而可以轉化成更多的快樂與溫馨,並將精神的力量變作物質的成果。

 

這部影片中有許多精彩的鏡頭,比如前麵提到過的,影片開始時的兩個鏡頭都非常有震撼力。後來還有許多,比方說陳桂林帶領他的樂隊為婚禮服務的鏡頭,就很美,很壯觀,也很誇張,很搞笑。在簡陋的環境裏,老百姓的婚禮照樣有滋有味,浪漫精彩。陳桂林與淑嫻兩人的朗誦也是別具一格,煞有介事地表演,令人捧腹。

 

再比如後來陳桂林又與妻子小菊見了一麵,還是在那個醜陋的街道,兩個人還是齊刷刷麵對觀眾,誰也不看誰一眼,而且並肩站立距離拉開了幾步遠。不過這時因為嫻淑的感情背叛,陳桂林的話裏有了些傷感。先說話的是陳桂林: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小元都長這麽大了。”“就跟昨天的事似的。”“想一想她剛生下來的時候才六斤多。”“六斤四兩八。” “六斤四兩六。”“不對!是六斤四兩八。”“你記錯了。”“我怎麽能記錯呢,我生的我能記錯啊!”“六斤四兩六。我搖的我還不知道麽!(東北話稱的意思)”

 

看到這裏人們不僅啞然失笑,陳桂林的話應該不靠譜,他妻子生小元的時候一定是在醫院裏生的,在醫院裏生小孩兒,怎麽能用得著他去為新生兒過磅呢?就從這麽抬杠的勁兒,陳桂林的毛病也真是不討人喜歡。一個男人細致到這個程度,又較真到這個樣子,是夠煩人的了,所以小菊跟他離婚的選擇是對的,他們兩個已經沒有了感情,夫妻倆到了這個程度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了,隻有離開才好。

 

還有一處情節很感人。大家陪著胖頭為了他女兒懷孕的事情與人算賬的時候,大夥兒好不容容易把那幾個年輕人抓住了之後,胖頭問,哪一個是安昌業?當那個男孩兒戰戰兢兢地走出來,胖頭憤怒地讓其他男孩兒滾。當隻剩下安昌業一個人在他眼前時,他強壓住怒火,最後也隻說出了一個字:滾!這個處置,這個結局,說明他冷靜了下來,沒有將矛盾再激化。這是好事。大家也沒有說一句話,體現了這些人的成熟與理智。這個情節令人感動。

 

該片的演員個個都好,都演得很到位。又很真實,很自然。令這部片子很有質量,很有看頭。其中兩位主演也是不負眾望,演得很投入,很認真。為劇本增色不少。為這部片子贏得眾口一詞的好評,居功至偉,功不可沒。

 

男主角扮演者王千源雖然知名度不高,但是資曆不淺,以往扮演的角色也都不錯。在這部影片裏他的戲份很重,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有他。他的思想起伏也是最大,離婚,爭取女兒與自己在一起,造鋼琴,又與女友發生感情創傷等等,這樣的劇情,難度很大,對演員要求很高,可喜的是他表演得都很好,不溫不火,恰到好處。為此他得到了東京與上海電影節的兩個影帝。

 

女主角的扮演者是著名影星秦海璐。十年前她由中戲畢業當年就獲得了台灣金馬獎的影後與最佳新人獎的頭銜,這是金馬獎上能夠同時榮獲這兩個獎項到的第一人。十年後的今年1128日在第48界金馬獎上,她又榮獲了最佳編劇獎。同時,獲得最佳影片獎提名的五部影片裏,有三部她在裏麵有角色。這次他參與了這個小成本的影片,說明她有眼光,她選對了劇本與導演。這部電影再次證明了她的才華與不凡的演技。

 

她扮演的淑嫻這個角色,是工廠裏無數下崗女工中的一個,是小人物中的小人物。可是她有歌唱天賦,有文藝細胞,不僅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所以她又在眾多的下崗女工中脫穎而出,成了陳桂林樂隊裏的台柱子。

 

秦海璐不是國色天香,但卻能讓人過目不忘。秦海璐把這個人物演得端莊大氣,又很有智慧與天賦。秦海璐兒時在戲校學過的童子功,在這個人物身上都派上了用場。無論是演唱或清唱俄羅斯民歌,還是中國歌曲,都是遊刃有餘,應付自如。她跳得西班牙舞也是搖曳生姿,像模像樣。某種意義上說,由於秦海璐的大氣表演,淑嫻的藝術形象甚至比陳桂林還令人印象深刻,如果用些光彩奪目來形容也不過分。 

 

該片的編劇和導演是同一個人,為影壇的後起之秀張猛。此人曾在本山集團當過副總裁。對於老家東北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很深的感情,所以他選擇了這個題材進行了創作。他的表現手法現實又很浪漫,浪漫卻又並非荒誕。更令這部電影熠熠生輝的是,影片裏加進了很多音樂元素,使這部片子非常有特色。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部片子一鳴驚人,深得業內人士的好評,叫好聲一片。

 

唯一遺憾的是片名沒有取好。鋼的琴這三個字毫無意境可言。而且鋼的琴隻是一個現象,不是編導要表達的豐富內涵。所以用這三個字作電影的名字,實在是讓這部不俗之作很受委屈。如果換個好名字,再好好包裝一下,這部片子參與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角逐也是有可能的,它具備這個實力。

 

有必要提及的是這部片子還有兩位韓國電影人士加盟。一位是韓國導演郭在容,他在片中擔任監製。憑著他對電影的理解與近年來韓國電影屢獲國際獎項的背景優勢,他在這部片子的製作過程中無疑是擔負了重要的使命。今天這部片子聲譽不凡,應該有他的一份貢獻與光榮。

 

另一位就是韓國女星張申英。她在片中扮演了陳桂林的妻子小菊,她出場僅有幾次,可是她的氣質與氣場很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威嚴,與陳桂林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這對於劇情的詮釋很有作用。如果在片中她是一道風景的話,那麽這道風景很重要,是缺之不得的。實際上少了張申英扮演的小菊,陳桂林的藝術形象也要大打折扣了。

 

 

 



                   Ernesto Cortazar:Waltz of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