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中國這十年的變遷 之一
文章來源: Brooks2010-04-22 22:20:10

關於坐飛機的困惑

 

由於工作關係,這十年以來, 我常往來於美國和中國的三個大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多的時候曾在上海常駐半年,少的時候一年也要跑個兩趟。不管常駐還是訪問,都還要在國內飛來飛去。親眼目睹,親身感受了一些變化。有好有壞。

 

常坐飛機,關於飛機的感慨最多。沒幾年前, 國內機票還都是紙機票,紅紅綠綠的打印在好幾張複寫紙上。買了機票,要有人取呀送的。很麻煩。多年用慣了國外電子票實在不理解當時中國所有機場早都用上了電腦係統。買票,換登機牌,登機全都是聯網的,為什麽不用電子票?我還專門去問一個在機場換登機牌的小夥子。他根本沒聽懂我的問題,顯然沒見過電子票是什麽。就這三四年的工夫吧,現在國內全都用上了電子票。

 

以前每次一進候機樓,就到處找一個叫機場建設費的窗口。要先到窗口交機場建設費,拿了收據再拿了機票進機場。為什麽不能一起收費?不理解。機場建設的費用不是應該在機場出租給航空公司的租金裏嗎?航空公司已經通過機票轉嫁給旅客了,為什麽還要收一遍呢?就算要分開明細也可打到機票裏一並收齊。總不該麻煩旅客兩次吧。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多年,終於解決了。不知怎麽解決的,反正現在沒有這個窗口了。

 

登機是另外一個奇怪的現象。幾年前,沒等廣播裏喊,幾乎所有的旅客都早早的擠在登機口。航空公司也放任自流。一到普通艙登機時間,並不按座次先後,誰站在前麵誰先上飛機。上了飛機後,前麵的旅客找座位,放行李,難免擋住後麵上來的人。空姐開始站在通道上不停地喊:“請先坐下,讓後麵的旅客過去。”每次都是一邊混亂。在美國,從來都是坐在後麵的人先上飛機,前麵的人後上飛機。這麽明顯的道理,加上中國早就飛國際航班了為什麽不能了解呢?最近幾年顯然改進很多。意識到隻要換了登機牌每個人保證都有座位。多數人都怡然自得的坐在候機廳的座位上看書,聽音樂休息。登機時也不慌不忙的排隊。航空公司多數也按座次安排登機了。

 

飛機起飛了,以前不管空姐怎麽說, 我注意到多數的人手機都不關機。關一下手機真是不費吹灰之力。不知道為什麽大家就是不願意關掉。難道大家都不怕飛機出事嗎?自己的安全這麽不值錢嗎?一次我問坐在我身邊的一個中年人:“你怎麽不關手機?” 他說做生意要接電話。我說:“在天上是沒有信號的。開著也沒用。 飛機出事的話你連生命都沒有了。還做什麽生意賺什麽錢啊?” 他有一點不好意思,把手機關了。接著問我是什麽地方人。我想這麽簡單的道理連小孩子都懂為什麽當時一大飛機的人沒幾個人認識到哪?這兩年基本上飛機上所有的人都會關手機了。

 

還有, 從前飛機下降時很多人都不係安全帶。有人在空姐檢查時係上, 然後馬上解開。飛機剛一觸地還在快速滑行時幾乎所有的人都站起來拿行李。然後站在飛機通道裏準備下飛機。豈不知道飛機門不會因為你站起來早而早打開。隻要飛機門不打開誰也下不了飛機。即使機艙門打開了。前麵的人不走,後麵的也擠不出去。白白站著。很困惑總覺得好像那時候國內的人太忙,太緊張了。有一次我對傍邊在空中就打開安全帶的一位大姐說:“你知不知這樣很危險的。飛機速度相當快。你很容易受傷的。”她奇怪的看著我。好像我是外星人。最近三五年,這些現象就都沒有了。

 

最可怕的一件事是2002年還是2003年, 一次我在飛機上無聊看航空雜誌。那上麵有一篇吹噓飛行員多麽厲害的文章。是航空公司自己寫的。 說烏雲密布的天空打著雷閃著電多麽危險。飛機就降落下來了。之後機長指著雲層中僅有的一條縫細說我們就是從這降落下來的。看完後我嚇得心驚肉跳。天氣不好應該延遲起飛時間或降其他機場。時間重要,生命更重要。

 

總之這短短十年, 坐飛機相關方麵已經改進了不知多少。人的關念也有了巨大改變。讓人覺得在國內做飛機和在世界別的國家坐飛機感覺上沒有太大差異。可是十年前關於坐飛機的困惑還是在我心裏沒有答案。不過那已不在重要了,不是嗎?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49788
點擊看中國這十年的變遷  之二
中國這十年的變遷  之三 under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