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選擇:性享受和照顧孩子 (文革年代的結婚夫婦寫真)
文章來源: 笑塵2010-03-25 09:46:23
這篇文章起源於我2010年回國時和我堂弟的對話。我和他都出生於70年代文革時期。我們都隱約記得小時候父母對我們好像有一種道不明說不出的憎恨。相信很多和我們同年代的人有同感。此文將從性的角度完整徹底的剖析此怪情結。我相信此文將填補國內人文科學的一項空白,並創造新的研究方向和生活潮流。

食色,性也!大家都接受認同。沒有飯吃時,人性會如何的亂,如何的迫切,大家都知道,很多文章都直接或間接的描述討論過。但是,沒有“色”(性成熟的男女沒有性交)時,人性會如何的亂,如何的迫切,在國內卻很少被科學的研究過,大家對此相當的不了解。我估計,性交和吃飯應當是同一種心情。

文革時期出生的人的父母的最大共同點是,在新中國接受的教育。而解放後的教育的最大特點是沒有性教育。什麽都可以談,就是不能談性。然而,更可怕的是,整個社會達成了一種共識,結婚前不允許性交,甚至不能和異性交往(因為和異性交往就往往意味著性交。不那個的話你們幹嘛交往?有時,人的頭腦是很聰明的。)!!!結婚後可以!用吃飯作類比的話,就是:
        性成熟前:沒有飯吃,也根本沒想到吃飯,沒想到世界上還有吃飯這樣美妙的事
        性成熟後,結婚前:感覺到肚子餓了,想到了吃飯,感覺到世界上還有吃飯這樣美妙的事,但是!!沒有飯拿上來吃!!!
        結婚後,懷孕前:一下子有飯吃了!!!餓了七,八,十多年了,一下子有飯吃了!!!而且可以天天吃!!(由於一點沒有避孕知識,很快懷孕)
        結婚後,懷孕後:又沒飯吃了!!!
        生孩子後:又有飯吃了。但吃得不安心,因為有孩子在身邊。

餓了七,八,十多年了,一下子有飯吃了。但剛過了半年,又沒飯吃了。後來即使又有了,卻再也無法回到剛結婚時的快樂登仙境界。再加上其他惡劣的因素:
        住房緊張(父母兄弟姐妹住一起),沒有隔音效果。
        小孩要自己帶了,父母幫不了忙了
        工作壓力大,生存環境惡劣
        除了階級鬥爭,沒有接受任何人性化教育
憎恨討厭老大(第一個孩子)之情油然而生,卻又不能明說,隻能隱隱的恨,找借口找機會把老大痛罵(打)一頓。。。。。。老大從嬰兒期開始受到這種不明不白的虐待,長大後很容易產生連自己搞不明白的隱性心理障礙,一般體現為性格反叛,禍害社會。從而影響他的下一代。

條件好的家庭把老大扔給自己父母(老大的祖父母或外婆外公)去帶。 造成很多老大從小沒有父愛母愛,長大了都有性格(乃至人格)上的缺陷,對社會對家庭沒有安全感,看事物充滿悲觀意識。這樣的人一般性格懦弱,一事無成。

文革的種子以這種奇異的方式延續。

當今中國的家庭矛盾,十有八九起源於此!!! 救救孩子和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