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和選擇(2)
文章來源: 水寧2017-03-11 22:06:31

早上醒來,先拿過pad翻看微信。最先看母親發來的消息,說堂哥的女兒晶兒被哈佛錄取了。母親在發消息的時候,心情想必是在自豪之中帶點遺憾。接著看到堂嫂發來的兩段話,也說晶兒被哈佛錄取為研究生。原先接受斯坦福已經比較糾結,現在哈佛給的條件又不容拒絕。本來隻想讓女兒有一個平安快樂的人生,不用麵對太多壓力。這下反而是憂大於喜。

今日終於親見傳說中的“富人的煩惱”,果然高大上。我深知堂嫂寢食難安的苦惱絕不是裝的。所以臨時決定加寫這篇小文送給她。

當然堂嫂需要的不是我的建議而是我的支持和寬慰。連我這個旁觀者也心中了然,晶兒一定會選擇去哈佛的。興許人生中的確有一些東西是在冥冥之中被預定的,譬如我們內心的渴望。我們渴望跋千山涉萬水渴望登上高山之巔觸摸星辰渴望化作清嘯的長風拂過大地。那渴望讓我們腳步不停。無論站得多高我們還會想要去到更高的地方,無論走到多遠我們還想看更遠處的風景。這是鐫刻在我們靈魂深處無法抹去的想念。所以人生充實快樂的秘訣隻能是,“不斷地去實現對自己的人生所抱持的更大版本”(《與神對話》語)。

我們本來像複活節島的石像那樣注定要仰望天空,因為那裏有我們的故園。但當我們的心變得漸漸沉重,我們就俯身在土地上,埋首在生活的碎屑裏。在迷失中我們生出種種疑問和恐懼。開始問自己為什麽要不停地走,什麽時候才能走到路的盡頭,為什麽不能安定下來,為什麽要選擇這般辛苦,繼續走下去我們又能得到什麽。遠方的路變得影影綽綽,藏著未知的不安和危險。我們的腳步越來越遲疑,直到有一天停下來再也不想邁步。這時,我們相信自己終於可以安享人生了。

靜夜裏,有飄渺的吟唱若隱若現。隻有那些聽到的人輾轉難眠。

堂嫂反複地問,你說晶兒的選擇對嗎?她以後會因為這個選擇後悔嗎?我想象不出來一條歡歌向前的溪流會不會因為路上遇見的峽穀和巨石而後悔,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可以按自己的設計走一條預想中的路。但我知道它一定可以選擇讓自己一路歌唱,最終抵達海的懷抱。而站在溪流身邊的人,隻能以喜悅和祝福目送它去到自己向往的地方。

每次朋友說生意太好忙不過來的時候,我都會提醒他去覺察說話時的心態,不要以抱怨回應原本值得感恩的事情。《稀缺》裏說,窮人必須時時作出選擇,在類似一筆錢是用來購買食品還是修車這樣的問題上。而選擇令人痛苦。後麵這句話讓整本書的高度在我心裏降低了一層。選擇是一種極其寶貴的自由。民主製度無論帶來怎樣巨大的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都比專製製度好一萬倍,正是因為那種允許人選擇的自由。自由是人與生俱來的訴求,也是人願意付出極大的代價去換取的精神空間。但有時人在患得患失之間因為懼怕承擔選擇“錯誤”的後果而排斥這種自由。我們終日祈求幸運降臨但我們辯不清幸運的模樣。按照“吸引力法則”的說法,我們的想法塑造了我們的生活。當我們焦慮不安,等於是在宣告我們不喜歡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我們的宣告總會得到回應。

當我焦慮的時候,我會停下來感恩。然後以感恩之心,去感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