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八十年代初中期就算房價再便宜, 買的人也極少?
文章來源: 華府采菊人2021-05-29 13:10:05

注意, 是八十年代初中期, 底下那位說在縣城花12萬,不會是八十年代初中期。

比如說北京一個四合院一萬塊, 假定是1985年, 以此為例。

那時的工人工資多少? 老的技術工人從1956年後基本沒加過, 大約一百元上下或出頭一點, 中年工人五六十,青年工人四十來塊, 除去開銷, 要攢一萬需時多少年? 買房就免談了, 等著分房吧。

那麽, 既然又可能分房, 按規定是一定會分到的, 隻是時間早晚房子好壞等等, 那麽幹嘛不吃不喝去存錢買房呢? 再說拚命也攢不起那麽多的錢啊!

有沒有人買得起呢?

有!

除了高幹高知外,買得起的就是那些落實政策的人了, 什麽叫落實政策? 恐怕現在爭來爭去的人中, 有人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 簡單做個“知識普及”, 就是說, 以前不按法律和政策, 沒有任何道理地把你家的錢(包括房子)給拿走了, 現在按法律和政策還給你。

這類人, 心有餘悸不奇怪吧, 前有車後有轍, 指不定哪天法律政策又不管用了, 俺花錢買個四合院, 您老一高興, 又沒收了, 俺家豈不是白花了那個錢? 還得等下一次落實政策(假定還會落實), 有倆錢還不如吃掉踏實。

剩下的能有這個能力買個四合院的, 也大概就是高幹高知了, 問題又來了, 國家有規定和政策呀, 這“二”高們的住房, 統配由國家解決, 而且一定比馬路上的阿狗阿貓還大還好,尤其是高幹, 您見過哪個副部長那時發了瘋自己去買個四合院?

結果就成了, 買得起的人不會買, 缺房的人絕大多數連想都不會想去花一萬塊買個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