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劉少奇的異見是什麽時候大家才知道的?
文章來源: 華府采菊人2016-06-18 14:08:23

解放前老劉是老毛的鐵杆粉絲, 捧場叫好很多年, 有如高崗說劉少奇人沒幾個地無一壟, 憑什麽當上的九千歲(原話不記得了), 但足以證明那年頭毛說是燈劉絕對添油。以致毛去重慶談判, 規定劉坐中央, 後來中央分兩處時, 劉則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代拆代行者。

事後尤其是文革時期, 毛劉二公的話不投機的軌跡, 放到了全國人民的眼前, 這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成果之一, 嘿, 阿狗阿貓們看到了中央最高級的二位萬歲爺和九千歲居然有這麽多的事看法不一致, 他倆也有尿不一壺的時候呀!?

從一解放的對資本主義的態度, 對合作化對三麵紅旗等等,咋的聖上與老二就越來越不團結了呢? 發展到了他倆較勁天氣都會變得不同, 為什麽這麽說呢? 君不見毛主席說是“三年嚴重自然災害”, 劉主席說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嗎?老劉是什麽時候開始的毛主席說是廟他也敢不磕頭的?

問題是這些最高二位的分歧, 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眼中是肯定看不到的, 億萬人民心裏是絕對不相信的, 試問那時哪個不要命的敢懷疑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有個“灰“常不團結的黨中央?找死不是這個找法嘛, 跳井上吊喝藥抹脖子, 哪項都比這靠譜。

普通小小老百姓啥也不算, 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應該的, 可各級幹部呢?

政治局一級的大佬們, 應該是知道的, 他們時不時可以見到毛劉二位, 見天可以聽到那二位的遵遵教導, 毛劉說話的細微差別語氣等,這些黨內鬥爭幾十年的勝利者哪有看不出來的,不過他們的選邊, 更多的依據可能是曆史淵源。

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封疆大吏部長等,不經常也時常,蛛絲馬跡還是可能瞅得到的, 但出於管理國家和地方等具體工作基本是這些爺們兒幹的,毛爺說話實在太天馬行空, 而省長部長們希望聽到的是具體指示所以偏向了些務實的老劉也是很正常的。

官場上管理老百姓經略社會的主力部隊,似乎在於地縣二級,相當於前清的府台道台吧,他們的見到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劉主席, 很難的是麵對麵了, 開大會坐底下, 看主席台的毛主席的牙是白是黑恐怕也是不清楚的, 加之黨內政治生活經驗的不夠格,所以對毛劉分歧的了解比街上的張三李四也多得不多, 所以他們應該無邊可選, 跟著上級特別這上級還是“老首長”的話, 成了他們的工作法規, 但是他們總會有點消息渠道,還是知道一些毛主席劉主席對什麽問題說法不一的。

再往下的幹部科長啊等等, 就也是王二麻子了, 隻有跟著喊喊口號的份兒了。

有沒有政治嗅覺特強的呢?

有, 其中“老吃老做”的那夥, 反右時已經栽了, 年輕一輩的, 應該就是文革初期能否跳出來的“造反派”。

這個毛劉矛盾讓大家知道的順序時間表, 哪位能否幫忙排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