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農場的知青到底拿的是工資還是工分, 相信各地可能有異
文章來源: 華府采菊人2015-08-08 05:10:00

楊子兄說他在一大型國營農場拿過三年工分, 隻是好奇在哪個省?

隻能說一說我所在的黃泛區農場的情況。

文革前沒有大規模下鄉這一說, 不知道對郭世英萬伯翱是咋的發的錢, 但自打68年農村的天地更加廣闊起來, 人多了就有個規定, 知青無論到農業單位還是副業工業單位, 第一年17(還是18)第二年19第三年21, 以後以後再說。 但是, 下到農場所屬的四個集體所有製的大隊, 郭莊尹坡南坡高莊, 則和那裏的人民一個樣, 拿工分, 不知楊子兄所經曆的, 是不是這種情況。

很快, 下到集體大隊的知青, 也想盡了辦法進入了農場的其他全民單位, 最不濟最不濟, 也就是娘老子本身是農業單位的, 又沒有什麽本事, 回到老爸所在的分場總還是可以的, 至於那些家本身就在那四個集體大隊的同誌們, 對不起了, 你原來就沒糧食定量標準即屬於不發糧票的農業戶口, 那就繼續拿你的工分吧, 因為原本你就不算“知青”, 隻是“回鄉青年”而已。 當然, 還是有不少這類人等, 想方設法鑽尖打洞地去到了農場的全民單位,也就拿起了開始是知青的生活費。

大約70年代中期, 農場把69年以前下去的, 一律改成農場工人, 按所幹工種,依照文革前的條列定為2級, 那麽一來, 收入差別就顯出來了, 農業2級29元, 副業2級32塊, 機務2級350大毛,會計出納等行政的, 則定為25(記不很清)級行政, 34塊5毛, 於是自稱是國家幹部了其實是勤雜人員。

到了77年初, 到處都在解決所謂遺留問題的時候, 農場和地區二輕係統接洽好, 願意去周口二輕大集體單位的, 一風吹走, 不走留下的, 全部轉2級, 不分工種34快錢一個月, 有本事找到外麵的接收單位, 絕不強留, 一律按全民工同意調出, 我當時選擇的是轉而不去周口大集體。

到了知青返城大風刮起來了, 農場的態度更是拿現在的話來說“人性化”, 留場轉成工人的, 有門道調走的政策不變, 沒辦法的可以仍然把你改回知青“回家”去, z甚至已招工去周口那大集體的, 隻要你提出, 還可以算你退回了農場重新再算知青回家去, 至於調去了外麵全民單位或各種方式上調了的, 就無能為力俺管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