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一下“日暉”“東安”的來源
文章來源: 華府采菊人2012-01-03 14:13:35

那兒有條小河浜從黃浦江流過來,交叉口有個小港口就叫做日暉港,後來在那兒修有開平北票兩碼頭還有就是上海的貨運南站,那條上的第一座橋叫康衢橋與中山南二路(以前叫龍華路)接軌的, 第二座橋叫平陰橋斜土路則跨這座橋, 再往北走是打浦橋,那是現在很有名的田子坊所在,這條小河溝以前是上海南區的糞碼頭,所以很臭。因為靠近這日暉港,所以五十年代初期那片最早的工人新村就叫做日暉新村, 而相信當時的計劃是還會件更多的新村, 所以稱之“日暉一村”。而“東安”新村則是1964年改的新名字, 原先叫“東廟”一村二村三村, 來源於那條馬路原名“東廟橋路”, 大家知道上海有條很有名的“浜”叫做“肇嘉浜”,從打浦橋到徐家匯,一座一座的橋橫跨此“浜”,大木橋小木橋楓林橋“東廟橋”天鑰橋,浜北是原法租界,浜南是華界,“的辣刮辣”的“下隻角”, 沿著橋往南有一條一條馬路, 便以橋名為路名“大木橋路,小木橋路,楓林橋路, 東廟橋路, 天鑰橋路”,這就是“東廟新村”於1958年開始建設時的名字。 大概哦是1964(還是63?)年,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了, 上海改了一批據說有封資修色彩的地名, 比如原來的“梵皇渡路”改成“萬航渡路”,這東廟橋的“廟”字好像也算是有封建色彩吧, 所以改為“東安路”, 好在湖南也有一個縣就叫“東安縣”, 就是那個有名的湘菜“東安子雞”的發源地的東安,東廟新村也就順勢改成了“東安新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