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 中國慈善事業的拐點?
文章來源: 漢代蜜瓜2011-09-15 11:10:27

本文為《出國》雜誌“東張西望”專欄所撰

新浪微博上一個名叫 “郭美美Baby”的網友引發網絡熱議,這個自稱“住大別墅,開瑪莎拉蒂”的20歲女孩,在微博上多次發布其 豪宅、名車、名包等照片,其認證身份居然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由此而引發部分網友對中國紅十字會的非議。眾多網友猜疑地質問,“我們捐給紅十字會的錢到哪去了?”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 2011年6月22日發表公開聲明表示,在網絡炫耀奢華生活方式,引發網友熱議的“郭美美”與紅十字會無關。

2011年7月1日中國紅十字總會就公眾關注的中國商業係統紅十字會運作方式問題發表聲明:邀請審計機構對中國商業係統紅十字會成立以來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並商請中國商業聯合會成立調查組,調查媒體所反映的中國商業係統紅十字會運作方式問題,並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審計和調查結果。在此之前,暫停中國商業係 統紅十字會的一切活動。

 隨著 “郭美美事件”的升級,一家神秘的公司——中紅博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浮出水麵。從該公司的宣傳材料和相關招聘信息,有網友發現,與郭美美在微博中第一次回應的相關內容高度相似。而最新調查終於證明,郭美美就是中紅博愛董事王軍的女朋友。7月3日,商業紅會的關聯公司中紅博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 表、首席執行官翁濤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郭美美男友是中紅博愛公司前董事王軍。炫富事件發生後,王軍已辭去董事職務。

   7月4日,郭美美在微博中申明,王軍不是自己的男朋友,聲稱自己的男朋友為86年生人。

8月3日下午,郭美美母女做客《解碼財商》,接受郎鹹平獨家專訪,在訪談中,郭美美聲稱王軍是其幹爸,並極力撇清與中國紅十字會的關係。

在采訪中,郭氏母女聲稱郭美美欲進軍娛樂圈,並一直在找能固簽約的經紀公司,對此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 “因為郭美美個人條件 非常一般,加之形象太過負麵,不利於今後事業發展,因而很難有經紀公司敢冒險簽她。”

看大這些資料,你會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相當弱智腦殘的編劇編寫的一出狗血連續劇?可是生活有時候就是這麽諷刺,在這個隻要名利可以不擇手段的年代,人們連羞恥心都可以拋棄了,隻要能出名博人眼球,哪管它是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

問題是,現在的某些屍位素餐的人已經分不清什麽是榮辱與羞恥了。

郭美美事件給中國社會帶來的直接後果,是摧毀了整個慈善事業的公信力。事件發生以來的整整一個月,深圳紅十字會隻收到一筆100元的捐款,除此之外,一分全無。

國內的朋友跟我談起這件事,我說,海外的很多華人,基本上不相信國內的任何慈善組織。我知道很多網友聯合起來集資在西南地區捐資助學,但是他們不相信希望工程,而是通過國內一個百分百的民間組織一起在國內貧困地去直接捐資蓋校,所有的賬目都直接交待,一分一厘花得清清楚楚。

朋友說,天哪,連希望工程都不能相信的話,我們還可以相信誰?

我說,這就是公信力喪失的直接後果。

公信力這東西是一種信譽,建立起來可能要數年甚至數十年之功,但是喪失隻需要一個瞬間,一條導火索。

我以前在藥家鑫的車禍事件中就說過,西方成熟的社會裏,如果當事人覺得判決不公,他們一般會覺得這個法律有問題,立法需要修改,很少會覺得這個判決的背後,主事的法官或者政府高官之間跟另一方有什麽黑幕交易,收受賄賂。而整個判決也會是在公開透明的環節下進行,所以一般民眾對於司法過程的公正性沒有疑問。

這就是司法係統在民眾中具有很高的公信力的結果。

我對於西方的慈善事業並沒有很深的了解,但是略知一點皮毛。比如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每年萬聖節女兒討糖的時候都會帶回來一隻募捐箱,在討糖的同時挨家挨戶地進行勸募,一般人家都會拿出幾塊零錢塞入箱內,讓學生帶到學校匯總捐給特定的慈善機構。

我們在購物中心或者市中心的大街上,也經常看大年輕人拿著宣傳冊子向行人勸募,另外報紙和電視上,也經常會登載一些慈善機構的廣告。

在西方,我們經常會看到或者聽說有大大小小的各種各樣的民間公益基金會,有私募基金也有公募基金。在西方,慈善組織是非營利機構,也是免稅的,也就是說不需要付稅。政府不直接運作慈善機構,但是非營利組織和慈善機構可以申請政府資助或者補貼。凡拿政府助或項目撥款的基金會必須要接受審計,大的基金會(2000萬美元以上)每年都要接受審計機構審計,一旦出現政策外的違規行為,基金會便會被國伸進取消免稅資格。對於基金會違規行為的個人責任,則會有專門的機構來追究。美國各州政府把監督基金會的權限賦予檢察長,任何訴訟涉及慈善團體時,檢察長是必要的訴訟當事人,檢察長可依職權或利害關係向法院申請起訴,例如請求基金的受托人清算,將受托人免職,解散基金會,命其轉移基金會財產等。   

在西方,慈善機構也好一般的非營利機構也好,都允許有一定的運營費用。這些運營費用包括行政管理人員的薪水,辦公費用以及一定的廣告費用,幾乎所有的美國基金會為提高聲譽和公眾知名度都盡量降低成本,所提取的運營費一般在5%~7%左右。非營利機構尤其是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薪水一般都不高,為了降低管理成本,慈善機構甚至大量招募義工為之工作。

西方的民眾,大部分人信奉基督教的原罪說,認為人之初性本惡,人生來就是貪欲的,不能靠自律來約束貪欲,而應該從製度上來製約人的貪欲。一旦一個人的信譽遭到質疑,基本上他/她的事業生涯可以就此結束,不再有什麽翻盤的機會。

機構亦是如此。

在西方,慈善行為慈善行為最主要的督導除了政府的審計之外,還有來自民間的監督和約束。行業評級與社會監督構成監控網。美國慈善評級機構先後為超過5300家慈善機構評級,級別為4星到無星從高到低,同時提供各個標準下的前十排行榜,其中不少是負麵排行,比如籌款回扣率排行,財務危機排行,劣等機構CEO薪水排行,贈款囤積花不出去排行。一旦慈善機構信譽受到質疑,就可能被公眾拋棄。在這種監督力量推動下,慈善機構紛紛提高自己運作的透明度。最重要的是錢用到哪裏去了,有個交代。不但要每年向稅務部門提交收支報表,而且要向公眾公布,從每年出版的年鑒以及網上都可查到。

另外,西方的媒體監督力量非常強大,透明度高,如有問題被媒體曝光,這個機構喪失了公信力,不僅靠公眾能夠捐款來維持的組織生命就宣告完結,組織的第一把手也會信譽掃地,一蹶不振。  

我們國內專門從事慈善活動的中華慈善總會和各級慈善總(協)會隻有700多家。2006年慈善捐款隻占GDP的萬分之二左右,與美國私人慈善捐款超過GDP的2%相比差距實在是大。  

此外,我國慈善組組織大部分是從政府部門衍化出來的,官辦色彩過濃,信譽不高,自身生存和發展能力相當脆弱,對政府體製和資源的依賴性很強,不像慈善組織,更像官府衙門。

眾所周知,西方人的慈善捐款是可以免稅的。政府規定免稅額占年收入比例的多少,隻要你捐就免,不管你是捐給誰,這個基金是幫助境內人民還是世界人民的,是宗教的還是非宗教的,大的還是小的,完全自願,市場經濟,政府不予幹預;而我國,慈善機構的注冊就有種種的限製,我們隻道很多影星成立的基金隻能用掛靠官辦的慈善基金會的方式運作,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而在捐贈免稅方麵,還正式規定僅限於對紅十字會的捐贈。 2003年,財稅(2003)204號文件還規定,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孫冶方經濟科學 基金會等5家單位的捐贈,可以享受所得稅稅前扣除。這個政策也適用於對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

中國慈善機構從注冊到免稅的政策上都決定了官辦的慈善機構受政府資源和體製的保護,在這種保護性體製下,慈善機構的官僚作風和官老爺習氣比之一般的衙門,一點兒也不遜色。

於是,借著慈善撈錢,在公眾中失去公信力,那是遲早的事。

×××××××××××××××××××

這次回國,終於見到了一直為之寫稿的《出國》雜誌。感謝這個編輯(男同學,非常難得不給我關於家暴的文章打回票),一直讓我寫我自己想寫的東西,一開始的基本文化差異到現在的時事評論。我本人又愛評論。

沒有什麽比寫自己喜歡的東西更讓人高興的。

貼上來給大家看看哈。



這一期文章發的時候我當然在杭州,老爸剛罵完我賣國賊,看見這一篇,立刻說——你寫得非常及時!!老爸的一顆愛兒童之心日月可鑒。

老媽一日既往,隻關心稿費不負責讀文,讀文是老爸的事兒。



既然是專欄當然有本人大頭照。這張比較濃豔哈,給過端莊的,人家編輯還是覺得這張有女人味。搞得我跟若幹女友討論半天,一致認為男女審美觀有著本質的差異。



相比之下,雜誌很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