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鄧文迪的一巴掌說開去
文章來源: 漢代蜜瓜2011-07-24 06:40:22

    2011年的夏天真是個多事的夏天,高鐵運營火車出軌大橋斷裂再加上鄧文迪在英國下院的一巴掌,讓人世間多了多少口水!

    話說默多克及兒子在英國下院接受就對新聞集團狗仔行為侵犯公民隱私是否負有責任接受質詢,一個喜劇演員手持一盤剃須膏自聽眾席扣向默多克,坐在默多克身後的鄧文迪以前排球運動員的快速反應和敏捷的身手,迅速起身上前,先以淩厲的扣球姿勢摑了侵犯者一掌,再抄起盤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江湖功夫回請該演員享用了一把當眾泡沫上臉的滋味。

    相比於西方媒體的一片叫好之聲,海外華人網上眾生的反應著實令人大跌眼鏡。這一次,倒是女人一片喝彩聲,覺得她在捍衛家人,值得欽佩;而本該擊節稱讚的男人,卻惡評一片,什麽“再多的金錢買不來素質”,什麽“鄧文迪為不光彩的老公打架,光彩嗎?”等等等等。

    麵對這種現象,有人這樣評說——外嫁是中國男人心中永遠的痛。鄧文迪外嫁了,而且嫁了個擁有私人飛機的世界級老富豪,所以無論她做什麽,都是錯。

    不管鄧文迪的兩次婚姻內情如何,她的這次舉動,實在與那些前塵往事,過往雲煙無關。在這個事件中,鄧文迪不過是讓一個想在公眾場合以侮辱她的丈夫出風頭的男人沒有得逞,把他所施加的侮辱原樣奉還的妻子罷了。

    記得有一個西方電影,似乎是好萊塢的,一個上流社會的男子(王子?)愛上了一個平民灰姑娘,遭到了家族的重重阻撓最後終於走在一起。影片的結尾,灰姑娘脫下高跟鞋扔向遠方,赤著腳跟男友幸福地走在一起。

    似乎從導演到主演再到廣大的觀眾,沒有一個人認為這個灰姑娘粗俗,是個潑婦。大家看到的隻是隨行和快意。

    這一次的西方輿論,從議員到媒體,有沒有人說鄧文迪粗俗,是個潑婦,這種態度反應了西方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維護家庭,維護家庭成員,永遠是受人尊敬,被人推崇,值得肯定的。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凡是認為“鄧文迪為不光彩的老公打架不光彩”的男人女人們,在當時的情況下,你們認為鄧文迪怎樣做才是恰當的?像文革時候那樣,“大義滅親”?當配偶在外麵遭受艱難時刻的時候,外人的棒子還未舉起來,先由你們來當頭一捧?

    我相信,真有國人會這麽做。經曆過文革的“走資派”們,有多少人真的是被別人迫害致死?絕大多數是死於親人的背棄,死於對人性的幻滅。

    在我看來,鄧文迪這一巴掌打得好,打得快意!家庭是用來幹什麽的?夫妻的根本意義是什麽?不就是同舟共濟嗎?為什麽那麽多人一提肉體的背叛就哭天搶地,恨不得殺之而後快,但是對這種精神上的背棄卻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

    夫妻本是同命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如果你是默多克,在此時此刻,你會對鄧文迪有何評價?在她維護完你之後,你說她有失上流社會貴婦風度?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丈夫,在外麵混得身心疲憊,希望回到家妻子對你迎頭痛罵,大義滅親,再給你胸口插把刀?

    如果你希望如此,我勸你們的妻子們要警惕了,說不定哪一天她們遭受風雨,你就會揣著“上流社會”的教養和風度,打著“正義”的旗號,大義滅妻。

    雖然您這輩子,也許連上流社會的邊都沒摸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