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夜來香],卻養不起兒女,黎老為之流淚
文章來源: x瀟瀟2024-01-27 15:32:53

   清朝末期,湖南一個大地主家生了八個兒子,個個才華出眾,被譽為中國傳奇【黎氏八駿】。隻有最小的那位八弟黎錦楊漂泊海外,他獨闖美國自生自滅,卻以一劇【花鼓歌】躍登美國百老匯舞台揚名世界。為【黎氏八駿】畫上了第八顆閃亮的星星。應征了那句俗語:“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

  洛杉磯西邊的那棟小白樓沐浴在加州陽光之下,它有點衰老,但依然朝氣蓬勃。因為裏麵住著一個百歲文豪,他熱愛寫作的激情煥發著永恒的光芒。“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黎家周邊的樹木雜草和小徑邊的白玫瑰都爭先恐後綻放熱情。每次走到這裏,總有一份收獲,黎老雖行動遲緩,腦子裏的故事總是活蹦亂跳。花草有情日夜爭豔,嗬護大作家靈感永駐。

  “黎老,你好嗎?”,“嗬嗬,還不錯”這是每次見麵公式性的開場白,但都是發自內心的。黎老最對家鄉的記憶和童年往事記憶猶新,他說最喜歡去廚房和傭人們一起吃飯。他看到傭人吃喝快速又響亮,一定是好吃的!

  我好奇地問這湘潭人:“你吃過皮蛋嗎”,他不假思索地大聲說道:“吃過!要多少有多少!”。我小時候以為皮蛋是新生事物,沒想到一百年前的湘潭農村就“要多少有多少”!皮蛋原來是古董蛋啊。

  想起以前美國4號電視台的一個“勇敢者”的節目,把吃皮蛋當作過關項目,勇士們手裏拿著黑乎乎半透明的皮蛋,皺起眉頭,痛苦萬分的樣子,我就想衝上去搶過來,沾點醬油塞到嘴裏吃個過癮!那節目上麵寫著吃【千年蛋】!比黎老家的皮蛋還悠久,嚇壞了美國人。以後與美國人打仗不用原子彈,用皮蛋就行。

 黎氏八駿揚名四海,我問黎錦楊先生:“你家八弟兄,你認為哪一個最出色?”

 黎老沉思:“我最敬佩的還是七哥黎錦光,他會寫作,會作曲,出了很多好作品,我最喜歡的就是【夜來香】”

  我就又播放【夜來香】給他聽,他問:“這是李香蘭唱的?還是你唱的?唱得太好了!”

  我笑:“謝謝!是我唱的。”

  黎老認真地說:“你唱的那麽好,應該去當歌星,不要當地主了!浪費時間。”

  我見黎老這麽喜歡【夜來香】就常常放給他聽。有一次看到他坐在沙發上流眼淚。

 “黎老,你怎麽啦?”我遞給他一張餐巾紙。

 “我想起七哥了,他那麽優秀,在國內受了很多苦,孩子都養不起,寫信給我要我去日本取他的版稅。想起來就難過。”黎老說。

  黎老說了【夜來香】的故事:那是一個夏日夜晚,黎錦光在室內工作到深夜(也許沒有開冷氣)。辦公室空氣潮濕悶熱。七哥工作辛苦疲勞之際,欲休息片刻。他走出辦公室,門外涼風習習,繁星滿天,他仰望天空深呼吸,精神特別爽快,心情格外舒暢。路邊一陣花香拂過,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於是寫下了歡快動人的【夜來香】。至於後來許多傳聞說黎錦光愛上了李香蘭,此曲為她而作,就無法考證了。但是李香蘭唱紅了這首歌是事實。

  日本籍歌星李香蘭比黎錦光更愛這首歌!她也為此而深深感恩作者黎錦光。抗戰結束後,藝人李香蘭受到各方嚴厲審查,差點被逮捕槍斃。最後她以日本籍護身返回了日本。

 黎老說李香蘭非常有良心懂感恩,她回日本後多次邀請黎錦光去日本做客,都未得到政府批準。後來李香蘭從政當上日本參議院參議員,積極努力建立中日良好關係,她以政府的名譽邀請黎錦光去日本訪問。黎錦光才獲得去日本訪問的機會。

  為了歡迎黎錦光到來,李香蘭親自到機場接機,當黎錦光到達之際,李香蘭上前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被後人傳頌。

  黎老說到這裏臉上露出微笑,他說李香蘭送給黎錦光一套高級音響當禮物。但是黎錦光帶回上海後卻無法享受,音響體積太大無處安放。他說那時候黎錦光上海的家很小,四個孩子的床是用布簾子隔開睡覺,哪有地方放音響喇叭?!

  黎老說七哥隻好把這套日本音響捐送給一個文化機構。也免了文革了加罪。

  聽到這些故事,我為之震撼!原來一個【夜來香】背後有那麽精彩的故事。百歲黎老就是一個寶藏,他雖然年紀大,生活不便,就像一輛名牌車,雖然裏程數高,漆色不很亮麗,但它依然駕駛平穩靜音舒適。比那些光鮮亮麗嶄新的冒牌貨要好太多了。

 

黎氏八駿:

黎錦煦:國學大師,辦報出書,曾是毛澤東的識字老師;

黎錦輝:音樂家,創辦【上海明月社】栽培歌星周旋;

黎錦紓:教育學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副主編

黎錦曜,礦學社主事和《中華礦學雜誌》主編。

黎錦炯,中國鐵路橋梁專家,

黎錦明,左翼作家,作品【塵淵】被魯迅讚譽,文革受害者

黎錦光,音樂家,上海從事音樂工作,作品【夜來香】【天涯歌女】

黎錦楊,留美文學家,【花鼓歌】躍登百老匯,電影獲奧斯卡5項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