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正確麵對社會現實。要知道社會是一個由多元子係統組成的大係統;社 會有光明,也有陰暗麵;世上有好人,也有壞人。看待社會不能過於理想化, 要看到社會成員之間實際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待遇上的差距。人與人不能 互相攀比,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社會的公平性,而應正視社會、承認差別 、努力去縮小與別人的差距。
2.要正確看待自己。遇到挫折,應先從自己的主觀方麵去尋找原因。"勤能補 拙",用自己的勤奮特長去彌補不足之處;堅信"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短 處,隻要積極有為,長善救失,"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停止自我比較,不要擔 心不如別人,要自己接受自己,確立一種自強、自信、自立的心態。
3.多讀些聖賢哲理與名人傳記。聖賢名人之所以成功,就是他們能從挫折中走 出來。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挫折,如何戰勝挫折,到達成功的彼岸?聖賢們的思 想與足跡能予以我們許多啟示。孔子講學"三虛三盈",但他不氣餒,不斷努力, 終於培養出"三千弟子"。南非現總統曼德拉為反對種族歧視坐牢26年,終於取 得鬥爭的勝利,這些都能給人以希望和勇氣。
4.積極做些富有建設性的工作。壓抑會產生厭倦、懶惰的行為。越是懶於動手 做事的人,越容易發生心理危機。為了與懶惰作鬥爭,不妨列出一個工作、學 習、生活日程表,包括早練、讀書、寫作、交友、上街、娛樂等。不論大小事情都 列入其中,並認真、專心地去做。假如沒有心情編計劃,隻要先行動起來就夠了, 你不必等到想做事的時候才開始,因為你沒有做事的欲望,可能永遠也懶得動。 一旦你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工作,心裏就會踏實得多。
5.主動幫助別人,樂於助人,使人精神健康。如果心理壓抑者通過誌願性的工 作,如社區服務或幫助鄰居行動不便的老人購物,心情就會好些。你會發現隻 要有同情心,能夠理解別人,對社會也是有價值的。
6.讓快樂進入你的生活。許多沮喪的人放棄了他們最喜愛的業餘活動,這隻會 讓事情弄得更糟。為了扭轉你目前的心情,不妨每天做些激烈的活動,多參加社 交活動,如朋友聯歡會、聚餐或看電影等。讓微笑常寫在你臉上。心理學家通過 深入的研究發現,行為能夠影響情緒。當你感到壓抑時,不要拖著雙腳垂頭喪氣 地走路,要像風一樣疾走;不要躬背坐著,而要挺直身子;不要愁眉苦臉,要露出 笑臉,這樣做本身就能夠讓你感覺良好。
7.堅持鍛煉身體。英國教育家斯賓認為"健康的人格寓於健康的身體"。有許多精 神壓抑者通過體育鍛煉,出一身汗,精神就輕鬆多了。科學家認為,呼吸性的鍛煉, 例如散步、慢跑、遊泳和騎車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為這些行動讓人 肌體徹底放鬆,從而消除緊張和焦慮的心情。
8.回歸自然,有益於身心健康。當你精神壓抑時,可漫步於田間地頭,跋涉於山河 之間,看春華秋實,聽蟬鳴鳥啼,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因此產生許多聯想與靈感, 悟出人生哲理,以調適自己的不適心態。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