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中國外交孤立的根本原因
文章來源: TNEGI//ETNI2011-11-06 05:09:32

淺議中國外交孤立的根本原因 

以下乃一家之言,不必當真。

外交是一個國家與他國打交道或參與國際間事務的一種行為,而各參與國的外交言行將體現出參與者的外交智慧、能力和成效。一個國家在國際間的外交活動能量的基礎主要由其作為國家主體的國格所決定,而與一個國家實際掌握的領土大小和人口多寡沒有多大的關係。一個國家的國格是由組成這個國家的國民人格的總體水平所決定的。所以,一國國民人格的總體水平高則該國的國格就會修煉得比較好,其在外交場合下說話做事就會令它國感到比較得體,從而為自己贏得較多的國家級朋友或友邦,也就是體現出了其外交活動的能量比較強大,成效比較卓著;反之,那些國格修煉得比較不好的,多半是由於其國民的人格總體水平比較低下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有可能成為特立獨行的另類,在國際事務中的嘍嘍隨從就會比較少。

有人或許會說,中國在當今世界上可能就屬於一個特立獨行的另類,因為在國際上環眼四周沒有幾個跟班朋友,即便有幾個,也都是在國際大家庭的大多數成員看來很那個的幾個小撇撇國,所以,一個比較憤青的人可能會指責說中國是由於外交手段稚嫩才導致自己眾叛親離,參見“中國的外交極其稚嫩,造成眾叛親離”一文

我覺得這個說法沒有說到根子上。從上述的國格邏輯來看,一國外交成效的低下主要是由其作為國家主體的國格缺陷導致的。這就好比在一個班級或群體中,某個人格缺陷比較明顯的人會被大家孤立一樣,因為一個有人格缺陷的人說話做事總是顯得與他人格格不入,而每個人都是從他 / 她自己的角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行為的。同理,一個存在國格缺陷的國家在對內對外事務上也會如此。我甚至覺得這種國格級別的缺陷可能是中國當代史上得以產生李肇星和沙祖康兩位“咆哮級”外交官的根本原因。人們不能寄希望於有國格缺陷的國家會說出大多數國家會說的話,做出大多數國家都在做的事。例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把自己的領導人的產生交給全體國民來決定,並接受國際社會的監督,但中國、北韓、古巴等絕對不會這樣做。它們既不會允許全體國民參與國家領導人的選舉,更不會接受國際監督。這樣的國家的外交部在國際場合能說出什麽樣的話?做出什麽樣的事?天知道!既然一個國家的政權係統不能在公開的選舉中贏得自己國民的信任,當然也就不能指望這個國家作為一個國際法主體能夠在國際場合下贏得它國的信任。

最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綜合國力方麵有了很大的長進。執政黨為了自己的政權永久化,在一個國家裏到處設限,令無數中國人無事可幹,也不被允許幹別的事,他們隻被驅使或隻能埋頭掙錢。很多人以為一個人隻要有了錢,腰板子就會硬,在自己的群體內說話就會有份量,並且把這個道理簡單地遞推到國家層麵。殊不知,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恰恰不在有錢人的手裏,而在勇於探索和踐行真理的人的手裏。一個人可以很有錢,但他必須說的是人話行的是善事;如果他說的是鬼話行的是惡事,那就不會有人理睬他,除非他強製性地奴役他人。這個道理同樣可以簡單地遞推到國家層麵,因為它才是一個簡單的真理。

中國要想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尊重和信任,隻有把自己的國家領導人的產生交給全體國民來決定,並誠懇地接受國際社會的監督;否則將永遠被排斥在國際社會的主流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