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還能是第一個嗎?昨日的夢,今日的夢
文章來源: yy562019-07-19 21:23:57

 

 

 

五十年前的這一周,全世界都在舉目關注。

NASA,月球, 阿波羅11,指令艙哥倫比亞,登月艙鷹,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指令/服務艙駕駛員邁克爾·科林斯(Michael Collins)。

 

 

左起: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科林斯

曆史記住了這一刻:

1969年7月16日當地時間9時32分(13時32分UTC)在超過一百萬人的歡呼聲中,裝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全世界觀看現場直播的人數高達六億,直接刷新了觀看直播記錄。30分鍾後,指令/服務艙從土星5號分離,並旋轉180°與第三級火箭內的登月轉接器(Lunar Module Adaptor)中的登月艙連接。

7月20日12:52:00 UTC,奧爾德林和阿姆斯特朗進入了代號為鷹的登月艙,開始了月球下降的最後準備。17:44:00鷹與哥倫比亞指令艙分開。

7月20日星期日20:17:40UTC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話修改了人類曆史

"Houston, Tranquility Base here. The Eagle has landed."

休士頓,鷹號已著陸於靜海基地了。

著陸後六個半小時,在02:56:15,,阿姆斯特朗走下鷹的腳墊,宣稱:"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而之後50年,這句隨電波潛入人間的話一直震蕩著人心。

 

博士畢業後先生第一份NASA工作就是參與重返月球火箭的設計分析(可惜中途被奧巴馬取消了),從此阿波羅11對我來說就不隻是文字和圖片了。

我有幸進到了當年裝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的誕生地,NASA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可惜沒在裏麵照一張像,隻是留下了入門卡做紀念。但是那天,在博物館裏我和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代號為鷹的登月艙合了影。

這周美國舉行了隆重的慶典。

從7月16日開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把將阿波羅11號送上月球的土星5號火箭(Apollo 11 Apollo 11 Saturn V)的投影映射到紀念碑上,並由此啟動“奔向月球”(“Go for the Moon”)慶祝活動。影像投射將持續到7月18日晚,隨後將舉行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的“阿波羅50周年慶典”(Apollo 50 Festival)。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航空航天博物館將於7月18日至20日在國家大草坪上舉辦“阿波羅50”(Apollo 50)活動。內容包括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樂高集團(LEGO Group)的展覽,以及由科學家、工程師和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宇航員舉行的講座。

 

正如科林斯所說,登月成功凝聚了40萬人的心血,從工程師,電腦程序員,到縫製太空服的工人,我還想加一句,這中間有各色人種,德國來的工程師,黑人女工程師,當然也會有美籍華人。

當從不同的國家,不同膚色的美國人同時為美國夢一起奮鬥時,美國的偉大就會在全世界彰顯。

在今年慶祝Apollo11登月50周年之際,不少人開始發問在宇宙的空間戰中美國還能保持第一嗎?

NASA發布了一篇題為《阿波羅的遺產是美國宇航局的未來》的文章裏又說出了新的美國夢,在2024年以前,美國宇航員將登陸月球南極,為下一個巨大的飛躍:挑戰火星和其他更遙遠的星球做準備。並且希望世界能夠跟著美國前進。

這一次,我們這一代人可以親自為此撒上我們的汗血,我們也將有望觀看登上火星的同步轉播。

 

 

Google製作了動畫【阿波羅11號】50周年登月紀念

 

 

Apollo 11: The Complete Descent

 

 

Special Report: 50th anniversary of Apollo 11 launch

 

 

視頻,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評論
yy56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謝謝遊士!

這周我很興奮!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聞香好文!我去過Kennedy Space Center兩次,每次都被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