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老的瀟灑
文章來源: 南山碧竹2020-12-15 13:56:32
今年,正式進入Medicare。名副其實的跨入老年,哦不對,中老年。但奇怪的是,沒有一絲的悲哀,還活得滿心歡喜,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缺心眼。咱就得數落數落好在哪裏吧。
 
繼續學習,繼續嘚瑟
盡管,有時候自己照鏡子下自己一跳,滿臉的褶,眼皮也耷拉了,頭發稀疏的像一個芋頭。但並擋不住咱好奇心和繼續學習的心,有機會還嘚瑟一下,為什麽不?繼續跟老師上聲樂課,上舞蹈課。今年,還學會了做視頻。花了$53買了一組3個studio的燈,花了$30買了綠背景布。發現還是不夠亮,結果跑到朋友家,她也買了幾個燈,放在一起開著,哇,把自己照的個雪亮,臉上啥摺都看不見了,太棒了。還學會了把綠布用軟件換成喜歡的背景。一看,太高興了,甭管歌唱的有沒有進步,關鍵是這錄像太好啦,怎麽歪打正著的給自己減了好多歲啊。太滿足虛榮心了。朋友兩口子站在一旁看,男的說,你這人上相,你看看,那錄像比你年輕多少啊!女的跟丈夫翻白眼,有你這麽不會說話的嘛!我一邊看錄像,一邊蹦,太好了太好了!要的就是這個啊,哈哈哈,騙人騙己,皆大歡喜!視頻編輯還隻學了個皮毛,就學了一個換背景,加標題,還有很多要學的,慢慢來。給你們看看
 

 
和孤獨無緣
我有一肚子的話想說,關於這個話題。但時常猶豫著,因為可能不太著調。我被問到過這個問題,我也仔細地問過我自己,你感覺到孤獨嗎?沒有,真的沒有!我懷疑我是腦子裏缺根弦兒,就像不會品酒,也學不會打牌一樣,讓人不可理解。就比如此刻,剛練完舞蹈基本功,腿直打軟,坐在這裏捧著手機敲字,周圍一片寂靜,好享受的感覺,有啥孤獨的?又比如,今早出去站樁,沐浴在冬日暖陽下,想象著那陽光,慢慢的從頭頂百會進入,進大腦,進脊椎,融融的向身體的深處蔓延,腳下是兩盆盛開的花,一盆茶花,一盆杜鵑。它們竟在這冬日盛開著,我看著她們就忍不住的高興。站樁中,我用想象中的意識場圍著她們,關愛著她們,並相信著這份溝通。我會蹲在地上,在心裏問她們,你們好嗎?感覺舒服嗎?並在身體裏感覺著她們的回答。坐在陽光下,閉上眼睛,慵懶地像植物一樣地感受陽光,眼前會有一片暗暗的橘紅色,想必是陽光的作用,但那片橘紅會變成金黃色,也會變成玫瑰色,變換著顏色的同時也變換著形狀,我,隨他去,想一直在陽光下打盹的貓。孤獨嗎?一點也不。大概是從小體弱多病,對體力和向外部世界的所求能力有限,使得我心裏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挺豐富的世界,還喜歡在裏呆著。忙著像一個工蜂,在各種有趣的靈魂中,有趣的書中采集,採著我感興趣的花粉,然後忙著回到自己的小窩裏倒騰,倒騰成我自己的蜜,那是一份營養,一份認知,一份快樂的源泉。我可以幾個小時的沉浸在書裏,自己的讀書筆記裏,自己的思維裏,時間嗖的一下就過去了,太快了,孤獨嗎?還沒想到呢。
 
隻活我自己
咱已經在自己小圈子裏不用看人眼色啦,又不上班,生活又花不了多少錢。咱是無欲則剛呀,咋舒服咋呆著,自在變成了主導力量。我的所有行為,都不用做給誰看,不用上進,真的是太自在了。老遊說我還是喜歡人兒,我會跟朋友在電話上嘻嘻哈哈倆小時,然後,老遊問我,你聊啥呢?這麽高興?我說,就是瞎聊唄,都不記得了。我很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好多朋友說我一興奮起來,就手舞足蹈的像個小孩。我想改,但又不知從何改起,還是老遊好,說,都這年紀了,還改啥?你就是你,怎麽舒服怎麽著,我釋然了。有些東西,是本性,不容易改。比如說,我的一個好朋友說我,你怎麽什麽心裏話都寫出來啊?你不怕別人說你,搞你,她給我描述了很多我想不到的可能性,我張著嘴巴瞪著眼,背後汗毛都豎起來了。想改,回頭看看我寫的東西,也搞不清楚那句話該說那句話不該說。還是不得要領,放棄了。我活得夠久的,可還是活成個饅頭,一大口咬下去,裏外都是那樣,連活成花卷兒都沒做到,唉……拉倒吧!
 
繼續生長
阿德爾特創造了她所謂的三維智慧等級,也就是3D-WS。她把智慧標記在三根軸線上:認知(理解生活的能力)、思考(從不同角度審視生活的能力)和感情(情緒智慧)。一般人可能會在其中某個維度比較強,但有智慧的人善於利用所有這三個維度,並使之相輔相成。阿德爾特借助這個等級發現,對於一開始就有智慧的人來說,智慧確實會隨年齡而增加,且智慧與更強烈的幸福感成正比。在她對幸福感很弱的住在養老院或臨終關懷醫院的人展開的調查中,這種效應表現得尤為明顯。智慧評分較高的人對生活更滿意,跟獨立生活的同齡人一樣滿意。因為有智慧,所以有了更好的決策能力和更現實的期望,事情不順利時的失望情緒也較少。
我覺得我就是呀,用這個標準審視自己,腦子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在也很容易忘事,也在擔心是不是會有老年癡呆的危險。但是,從這個三個維度來衡量自己,認識,思考,情緒,這三個維度,我怎麽覺得自己這些年有提高呢?我和自己以前比,覺得看東西更透徹了些,思考更全麵了些,情緒也更穩定了些,總之,更平靜更快樂了,也更能理解別人了。所以,在邁向老年生活的此刻,我真的不怎麽悲觀,因為我從5年前的癌症開始認真地正視死亡,臣服於自然規律,認同走向老年就是一個逐漸失去的過程,並心平氣和。與此同時,大寫的“與此同時”,我的心是更光明了,更溫暖了,很奇怪的更快樂了。我反倒覺得自己年輕時候的彷徨,中年的掙紮到了現在都沒了,那些經曆給了我一份積累,那些思考給了我一份禮物,讓我覺得自己是一棵老樹,並且是一顆智慧的老樹:)這不是很好嗎?
 
心理上依舊獨立
我怎麽還沒有覺得需要依靠子女呢?我怎麽覺得他們的靈魂還沒我粗壯呢,盡管他們胳膊腿都比我粗壯且靈活。都說人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越清晰越好。我有呀,我想象中我是一個到了90歲,盡管鶴發雞皮,還可以慢慢地穿上長裙,在舞池裏滑步的優雅老太太。很明確,很清楚的畫麵,並且笑著向那天走去。就像沃頓莊園裏的老奶奶,拄著手杖,仍然是孫輩們的主心骨。人,隻要精神在,氣場在,就不會是別人的負擔,應該還是個有價值的人。我會以那個為目標,挺進。
 
身體的毛病還在逐漸消失中
今年,在這個糟得不能再糟的年頭裏,我的身體因為靜坐和站樁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後背的皮炎好了,原來剛起床會腳後跟疼也好了,胯骨疼和腰疼都好了。腸梗阻搬過來就沒犯過,心髒不舒服也沒犯過,右肋下疼也消失了。我歡呼雀躍呀!都有心奔走相告,但轉了一圈還是坐下了,跟誰說呢。這些小毛病隻有自己最在意。感恩吧!謝謝老天爺!不僅僅是這些結果,而是找到了一個健身的方法,上自己將來的這些年活得更舒服一些。這都是太讓人感到鼓舞的事情了。
 
心態是關鍵
我怎麽覺得,這個心態和身體健康是太息息相關了,幾乎就是一回事。我現在真的是變了很多,不再擠兌自己了,不在那麽“嚴格要求自己”了。事情做得有點錯誤,就有點錯誤吧,沒關係。大概其就可以了。學會不自責。學會降低要求,不是那種不得已地降低要求哈,就是人變得很舒服,很懶,很隨意的那種。人家跟我說,有什麽什麽事情,我說,行吧,就那樣吧,也不在心裏翻騰了。這個很重要。人隻有心裏舒服了,你和自己家人的關係才會舒服,包括丈夫子女。說好聽點,就是更多的理解,包容,寬厚。其結果不僅僅是對人家好,更是對自己好。真的,都像反光板一樣的折射回來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瀟灑的事都數落了一遍,人需要活明白,隻需要基本生活費用,其他,活的都是一個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