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文字中的感染力
文章來源: 南山碧竹2019-10-07 14:11:16
上來先說一下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會寫作。我是學理科的,又缺乏基本的文字訓練,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麽文學功底,但為什麽很多人覺得我瞎嘚嘚的東西會對人有所觸碰,我一直不太明白,直到我讀了武誌紅關於創造力,關於他自己寫作的心法,我才恍然大悟。
 
他說創造力沒有什麽一定的思維模式,尤其是寫作,一定是心裏不能有什麽特定的模式。他認為真正對別人有影響力的文字,一定是自己對真實的存在有了一種碰觸,就好像一雙手伸進了潛意識的下方有一股涓涓的水流,就好像已經摸到感觸到了那個水流。那就是很深的一種存在,你能觸摸到它,體驗它,甚至能徹底的融入它的時候,才可能有深刻的描述,才會有直擊人心的文字力量。我突然覺得,對的,就是這種感覺!他特別強調這些文字一定是開始於自己的感性認知,而不是頭腦中的框框。我太認同了。
 
“真相,就是存在,而最深的存在,就像是潛意識深處的水流一樣。你要深入其中,就像雙手碰觸到這股水流,這時,你的文字才有直擊人心的力量。”—武誌紅
 
記得有一次party,有一位男士平時並不太和我有過多的交流,他對我說,你寫的東西哈,給人一種非說不可的感覺,就好像你不說出來就憋著好難受的感覺,是不是啊?哎,我說,太奇怪了,我和你也沒啥交流,你怎麽知道我是這種感覺呀?他說,我能從你的文字裏覺出來。
 
我還真的是這樣的。每次下筆些什麽,都有一種感覺,就是有東西要表達,不吐不快,寫出來就舒服了。很有意思。我是很怕別人和我約稿。我本心是願意幫助的,而且拒絕又是那麽的不近人情,人家會覺得你寫個東西不是很快很方便的嘛!但殊不知我手裏的筆是不聽我大腦的,它隻聽從我的心,我啥時會去寫,我事前都是不知道的,都是“心血來潮,有感而發”。而我大腦讓我寫東西的時候,我會坐在那裏,扭來扭去,滿腦子空白,一個字都沒有。
 
這讓我想起很早年在我家長大的小侄女,她上小學,寫作文,寫不出來,問我。我說,你第一句可以這樣開頭呀……,她說,哦,然後呢,我說,然後你可以寫.....,她說,嗯,那再然後呢,我說,呃,那就寫......,終於,她顯豁然開朗狀,好吧,知道了,我來寫。低頭沉思半天,滿臉迷茫的抬頭看著我,小姑姑,第一句是什麽來著?...我頓時瞪著她,快氣暈過去。(後話,人家現在寫作水平是我望塵莫及的哈)
 
有人和我說,平時要每天練習寫作,這樣,筆就不生,寫作水平就會提高。我聽著,就像吃了一塊肥皂的感覺。隻有武誌紅的那段描述,我是大大的讚賞,覺得恰中要害。也許,每個人都不一樣的體會,而我恰好在武誌紅的那條道道上。
 
回頭看自己寫的東西,也是參差不齊的。最有觸碰感的文字,都是來自那些最災難深重的時刻。那是我心裏翻江倒海的時刻,是我幾乎活不出來的時刻,那些文字幾乎是在自救。沒有文法,沒有章程,沒有修辭,隻有發自內心深處的呐喊,還有茫茫黑夜中尋求光明的反思。我相信,文字就是一種表達,就如同歌唱,舞蹈,繪畫,如果有感染力,一定是那個人當時有非常強烈的內心裏的一個什麽東西,它有著非常強烈的表達的欲望。這個東西是最根本的。其它的也許重要,但沒有那麽重要。
 
記下這段讀書筆記,算是體會,算是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