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韌性
文章來源: 南山碧竹2018-07-22 09:22:16

早上散步,插上耳機,按下行走記錄,聽著武誌紅的心理學。

再做一點點筆記。我發現,往往做了筆記的東西,往往就“長”到自己身上了。不做筆記,往往就淡忘了。

今天聽到的是關於人的韌性的時空感。他講了一個例子,說他有一個來做心理谘詢的病人,他有自戀型暴怒。有一次,他去gym鍛煉,沒有預約,第一個他想去的項目沒有空位了,第二個,也沒有了,第三個也沒有了。他的暴怒情緒再一次生起,雖然抑製住了自己的暴怒,但去洗澡時,就把水開得很大,然後使勁的哭,後來他突然想到,有的人預約了,有可能不來。他就收拾好自己,去跟前台的人說,是不是有人沒來?我是不是可以先用著,別人來了我就走。結果,他就去了第一個他想去的項目,別人真的就沒來。他出來以後,突然對自己有了一個說不清的根本性的改變。武誌紅說,這可以理解為,他突然意識到“空間”的存在性了。

武誌紅說,“對於嬰兒來講,生和死就是這麽直接。當下被滿足,就是生,沒被滿足,就是死。” 他這裏提到的生死,更準確的說,是生能量和死能量,也就是說愉悅和憤怒的兩種對立的能量。但有些心智不夠成熟的成人,也會有類似於嬰兒的感覺。他的願望,或者立刻被實現,他就高興;或者,他的願望不能被實現,他就感到毀滅性的打擊,會暴怒。但是當人認識到了時空感的時候,就會有了韌性。因為,這件事可以這麽幹,還可以換個方法那麽幹,這是空間感。這個事情一次做不成,可以做許多次,現在不行,也許將來行,這是時間感。

我現在學唱歌,就常常有挫敗感。學啥啊,這麽費勁,還是唱的不咋地,還老去上課,有意義嗎?問自己。你看人家電視裏的節目,好多業餘的,唱的特棒,跟專業的是的。我跟人家比就得扔啊!但是,... 但是,又說回來了,咱不就是學著玩嗎?我現在有一個非常好的老師,那就跟著試一下,給自己一些時間,看看能不能有些長進。就是這樣嘛。

啊,對哈,其實,人的韌性是對時間感和空間感的認知。其實,比如說學一個東西吧,真的就是這樣。學不會就放棄了,這也是沒有給自己充分的時間。我一直覺得自己有些方麵的的韌性還可以,往往是覺得無路可走,或者是出於秉性上的不服輸,但是並沒有從理性上理解的這麽清楚。那麽從此以後,就可以心平氣和的跟自己說,哦,失敗了是吧,那麽看一下,該可以換個方法做?--空間性;或者,接著嚐試下去? --時間性。就不需要咬牙死挺,也可以增加自己的韌性。而且覺得這並不困難,就是一個想法問題。

武誌紅說,有了時間的概念,很多事情的成敗就不再局限於當下的一瞬間,如此一來,願望達成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倍。這就是韌勁。作為一個能量體,成熟的人的能量有了韌勁,輕易不會再破碎。

路,變得開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