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子小時候的一個小夥伴說起...
文章來源: 南山碧竹2017-04-30 20:31:37

B是兒子玩伴,從小學四年級他倆就是好朋友。現在還是,但最近有點問題了。

這孩子極聰明,聰明到什麽程度呢?他從很小的時候,就會問一些很基本的物理問題。他喜歡中餐,所以,常常毫不客氣的坐在我家的飯桌旁和我們一起吃飯。還常常在吃飯的時候和我們嘚瑟一下他最近考慮的問題,常常令我驚訝不止,搞得我們兒子常常會半開玩笑地衝著他說:“ I hate you!"

他中學時有一次從我的書架上抽出一本我在美國讀研究生時的課本,複變函數,認真的翻看,突然和我說,呀,這個定理已經證明啦!我昨天晚上一直在證明這個,但一直沒想出來。我一把把書拿了過來,你別逗了,你懂嗎?我來問你幾個基本問題,隨著他的回答,我越來越驚訝,越來越嚴肅了。這,這孩子是天才啊!別耽誤了!!!我說,你都在讀這麽深的課程了,你怎麽上數學課啊?哦,我成心繞開了一些中學課程的東西不去學,這樣,我在課堂上不至於太boring. 我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他媽媽一來接他,我就激動的抓住她胳膊說,你家兒子是個數學天才啊,你知道不?他像你倆誰啊?他媽媽聳聳肩,“他大概像我,可能我家裏有些遺傳,他姥爺就是個數學教授。但我就是個家庭婦女,一輩子一事無成”。我都激動的滿屋子轉圈了,他媽媽覺得實在是無所謂。我在感歎,嗨,這父母真的是太不一樣了。我就開始教育B,將來一定要上個好大學啊,不然太可惜了呀!!!!

兒子回家常常給我講B的趣聞,比如說,他今天早上忘了帶作業了,結果,不敢進教室,怕老師罵,也不敢回家,怕他媽媽罵他,就圍著校園走圈,走了一上午。我說,這大雪天,要凍壞的呀!還有一次,他做project的時候,覺得老師的題目出的有問題,把題目給改了,結果得了0份...

兒子也常常在他家玩,兒子說,他家裏從來不坐在一起吃飯,誰餓了,就自己到冰箱裏找吃的。我問,那要是冰箱裏沒有現成的吃的呢?哦,那就餓著唄。兒子學會喝酒,都是B的媽媽教的。給他唱各式各樣的酒,有的還挺高級。記得前兩年兒子回中國時背回兩瓶五糧液,自己打開一瓶和哥們兒喝了,另一瓶要留著給B的媽媽。我心裏直撇嘴,哼,也不給爸爸,淨想著別人!後來我問,B的媽媽喜歡那瓶酒嗎?兒子聳聳肩,她好像喝不慣。

後來,他倆都上大學了。他上了一個這邊的一個一般學校,因為B的成績並不好。兩年以後,聽兒子說,他輟學了,在家待著,得了抑鬱症。因為所有文科他都不及格。兒子周末很少回家,幾乎每個周末都在陪他。兒子千叮嚀萬囑咐的,如果B來咱家,要裝的什麽都不知道。不可以問他。我說好,沒問題。再後來,聽說好一點了。開始自己學寫程序。在兒子大學畢業那年,B開始找到程序員的工作了。越掙越多,很快就做了consultant。他開始和兒子說,你們上大學一點用都沒有!兒子說,嗯,不能這麽講,對你也許是,但對於多數人還是有用的。

B除了寫程序,會思考一些比較深的邏輯問題,但和人的關係很不好,關係非常緊張。這次兒子和他一起出去旅行,他也是非常的不合群。兒子在和我討論他的情況時說,B的問題是,在他的生活中,他從來不“hunting”任何東西。不願意為了得到什麽去付出去犧牲,他認為這些都是不必要的。

我最近在聽吳伯凡講的一個核心競爭力的問題。他說,《紅樓夢》裏說,美人總有一暗陋。這句話的意思不僅僅是說這個人很美,但是他的某一個很不美的東西被隱藏了。他這是恰恰她最美的地方可能是跟他的這個最不美的地方是密切相關的。

你看,B是一個極聰明,數理化極強的孩子,這樣,在一般的孩子都在很吃力的學習的時候,他一點都不費力就可以學懂學會。但這個時候,他自己不意識,他的父母也不意識,要提醒他的另一方麵。也就是說,他習慣於不用費力氣就可以學好,就可以比別人強很多。然後,他就繞開那些讓他覺得需要付出的事情。比如,他的文科,他的人際關係。漸漸地,就出現了現在的問題,按兒子的話講,He is not hunting for anything. 他認為不值得。

也就是說,當你有一個核心競爭優勢的時候,自己一定要清醒,你可能有一個伴隨而來的劣勢。不要得意忘形。反之,當你有一個核心競爭力劣勢的時候,也不要灰心,因為,有可能正是因為這個,你會生長出一個核心競爭優勢。

我和兒子說,你媽媽就是一個例子。我從小體弱多病,精力體力都不如人,還不聰明。怎麽辦?我要想趕上大家,就隻能拚效率。所以,我念書特別注意學習方法,永遠返回頭來想,這事下次怎麽學能更有效。結果,也沒掉隊,而且留下了一個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再有,就是從小忍受的病痛多了,忍耐力就強了,忍受疼痛的能力,吃苦的能力都會強一些。所以再後來人生遇到一些災難性的事件的時候,韌勁兒就比較強。說白了,比這難受的時候咱不是沒經曆過。

我還和兒子說,你自己也是一個例子。你我都不是天資過人的人,都是極普通的人,但是,人總可以不斷的成長。比如,你練舉重,這是一個非常需要自律和需要吃苦的事情。這件事對你的意誌上的鍛煉,意義遠遠要超出於鍛煉身體本身。比如你前幾年做consultant非常艱苦,但是你由此知道了你可以付出那麽多的時候,你是可以做到一些你以前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的。這都是成長,都是曆練。他點頭。

這也是對自我完善和對子女教育的一點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