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加州好,至少這裏人比較包容,也能喂雞種菜的沒人投訴
文章來源: 3new2013-08-11 13:09:14
今天看紐約大媽跳舞被投訴的新聞,就覺得幸好沒有擋住住在那,否則爹娘來了不得瘋了。當年偶爹娘就說住在這裏好比修行,沒有幾月就似得了憂鬱症,好在這還是他們能喂雞種菜隔三查五去公園跟其他中國爹媽紮堆聊天的環境裏。要去紐約那些人那麽凶,估計爹娘從此都不會再來看望我們。

想當年,偶爹在後院樹底下自建雞窩,我去舊金山唐人街領來若幹小雞,它們逐一長大,有公雞一隻,成天打鳴不過很準時哈,早上天亮後它才叫,因為要走地,所以每日偶娘放它們出來,一兩隻經常飛越籬笆到背後的老印家。第一次,偶娘爹不懂英文也不知道雞飛到哪個門牌號裏,然後逐一去敲門,一老印給偶娘把雞報了出來。回家偶娘說來聽,我嚇了一大跳,擔心很快收到多事阿三們的報警。

後來,根本沒有任何惡訊。倒是偶娘膽大,雞又飛到左邊老美家裏了,她還能去人家領了來。我也不知道她怎麽跟人家交流的,反正加州各國人種都有,大家都練就手勢就能交流如同當年對付上帝一樣。後來偶娘回國,還囑咐我去謝謝鄰居們送倆土雞蛋什麽的。後來沒有兌現,偶從來沒去過,自己那兩雞蛋還不夠吃金貴著呢。而且大家都忙,左右鄰居還打個招呼,後院的覺得住老遠了,就忘了。

有一年暑假,那天很熱,大中午,一個老印上我家敲門,說是他從他家臥室看見我家後屋頂上有兩塊磚掉了有兩大黑窟窿,他覺得要提醒一下我們。那是另外一家老印,我們連名字也忘記問光記得他說那兩大黑窟窿。幸好他提醒,不然自己怎麽看得見後屋頂那麽高。嘩嘩趕緊找ROOF的人來,一下就換了破的漏的幾十塊。


偶們是一定再院子裏晾曬衣服的,就算偶們懶,爹娘來探親,一甩繩子就是好多米的擾樹上一長圈,從來沒有接到投訴,我們左右都是老美的鄰居。倒是十多年前住SAN JOSE公寓的時候,初來不懂,在陽台上曬毛巾(沒有敢曬內內的)馬上收到物業通牒兩大頁紙看得我頭頂冒汗,當時想不就兩件衣服嗎,至於寫這麽多英文字來嚇唬咱們。後來覺得還是喜歡浴巾有太陽的香味,於是拉個繩子跟陽台線平齊,外麵看不到的,一直晾衣服,尤其是浴巾外套的,從來沒有收到通牒,鄰居也無人投訴,當時鄰居記得是個特酷逼的小黑。

我在灣區住過三個城市,都一直在院子裏曬衣服,前院沒有。我們同時也被老美同化,比如請園丁到掃園子,心情好種個小花什麽的在壇子裏,給大門和外牆換顏色。慢慢會聽到對麵歐洲老太太美國老太太表揚我們說很會護理房子,其實後院門關起來,我們也什麽都幹的。

加州的人比較包容和容易同化,我曾跟老板提及我們在後院喂雞。他馬上問我在哪裏買的小雞,他家去年搬進山上,他說他要種多少顆數,為多少雞,養多少兔子的計劃。這也算住在加州的一大好處,隻要你不做的過分,根本無需擔憂這些文化差異。

NOTE:請留評論之前看清楚本文幾點,第一:喂雞從來沒有吵過人,剛才又證實公雞還小,剛開始打鳴,而且很快就被我爹宰了。第二:喂雞不是偶在養,時間是五六年前,大概幾個月,為了爹娘不寂寞而養的,所以無須指責任何人,我沒有收到過任何鄰裏的投訴,您隔個電腦指點些啥啊。第三:注意本文提到的做什麽事‘不要過分’ 第四:留言的已經同化成美國人的中國人不要在這裏發英文,本姑的領地,要遵守本姑的語言,雖然我不會發飆,但是講英文的去英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