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踏上澳大利亞的土地(二)
文章來源: 婉妮2023-11-27 07:04:30

在悉尼停留幾天以後,我們飛去墨爾本。一下飛機,就感覺到兩個城市的氣候截然不同,像是從初夏一下子回到了初春,換了一個季節。在墨爾本的前兩天,天氣有些陰,有些涼,天空不時飄起微微細雨,雨絲細小到不會打濕衣服。風也比較大。人們都還穿著稍薄的棉衣,以抵禦風寒。還好,一兩天後,天就放晴,溫度也升高了,讓人感受到了那舒適的溫暖。

雅拉河(Yarra River)是流經墨爾本市區的一條河。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墨爾本在雅拉河畔的平原上逐漸建立起來,因為有這條河,才有了這座城市。古老的雅拉河日夜不停地流淌著,將近二百年的時間,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歲月滄桑,生生不息。有河流的城市往往是有魅力的。我們沿著流經市區的雅拉河行走,河流蜿蜒綿長。河上一座座造型各異的橋梁,岸邊高樓林立。和悉尼一樣,墨爾本也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沿著河畔兩岸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公園。大片的草坪,樹木,其中很多是熱帶植物及花卉,有的園中還有小湖或水塘、噴泉,公園的綠化都維護得很好。短短幾天時間,我們去了墨爾本皇家植物園、維多利亞女皇公園等六、七個公園。雅拉河的西部,墨爾本市中心西南方向的Docklands區,原本是一片沼澤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它發展成為墨爾本港口區的一部分。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城市大規模的開發建設,Docklands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廢舊港口區的基礎上,發展成為繁華、現代化的城區。如今這裏已成為集生活、娛樂和商業為一體的濱海港區。現代化的城市設施,沿岸的美麗風景,一條條寬闊漂亮的街道,一棟棟嶄新高聳的樓房,一個個樹木環繞、紅花綠草的街心公園,……,Docklands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墨爾本的發展速度。

位於墨爾本市中心的Collins Street是一條著名的街道,有著很多經典的曆史建築、高端精品購物店,餐館、咖啡店和酒店。除了購物環境良好外,這條街道也是金融中心,有一些大銀行和保險公司。我們在這條街上悠閑地漫步,看綠樹成蔭的街道,看路邊繁華的商店,看保護完好的維多利亞式建築,還有造型精美的教堂,……,感受這條既古老又時尚的街道的風情。有軌電車從繁忙的街心穿過,延申到墨爾本的許多角落,把整個城市連接成網狀。據說,墨爾本的有軌電車是全球最大的有軌電車係統。

在墨爾本,我們認識一對夫婦,兩人來自上海。當得知我們到達他們居住的城市後,百忙之中特意留出一整天時間陪伴我們。那天他們安排了滿滿的活動,真是很用心地做了準備。清早他們離家到我們住的酒店接我們,請我們飲茶。進餐館的時候,看到門前很多客人排隊等位。餐食精致,味道正宗,食物鮮美,連餐具都很講究,難怪需要事先訂位才能進店吃飯。飯後,朋友帶我們去一家博物館,參觀了展廳後,走過上百級台階,來到博物館頂樓的平台上,極目遠眺,墨爾本的美景盡收眼底。接著朋友領我們來到海邊,感受海邊生活的愜意,順便停留小憩。為了讓我們了解當地華人的生活情況,還特意帶我們到一個銷售華人貨品的市場參觀。寬敞的市場裏,一個個櫃台,一間間店麵,生熟食品、蔬菜、水果和日常用品無所不有。一些櫃台上整齊地擺放著手工製作的各種麵食,水果店也有各種各樣誘人的水果。朋友告訴我這裏賣的各種農作物都明確標明產地,並說,通常她會選擇澳大利亞本土出產的產品,因為質量更有保證。這家市場規模之大,物品之豐富,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隨後來到朋友的家,一棟嶄新漂亮的房子,寬大舒適的居住空間,收拾得幹淨整齊。朋友沏茶招待我們,然後吃晚飯。我們看著電視,邊吃邊聊。聽他們講述在澳大利亞的生活,講孩子的成長和他們幾十年移民生活的體驗、感受……。誠摯溫馨的交談,清爽可口的飯菜,不知不覺中,天色開始變暗,我們該回去了。男主人執意要送我們回到賓館,他不放心,怕我們找路有困難。那幾天正巧鐵路維修,火車一段線路中斷,需要借助Bus接駁,才能轉換到我們回旅店的電車,單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盡管我們一再婉拒,朋友還是堅持送我們到能夠直達酒店的有軌電車站,看我們上了車,車啟動離站,他才轉身回家。一天豐富的活動,朋友的誠摯情意,至今令我們難忘。

悉尼和墨爾本兩座城市裏都有中國城,而且都在市中心的交通發達地區。為了出行便利,我們住的酒店都選在市中心,因此去中國城步行就能到達。兩座城市的中國城都很大,在周邊地區,也散布著中餐館和各國風味的餐館,以及銷售東方貨物的商店,這使居住在這裏的華人吃飯購物變得很便捷。在兩座城市,我們都常去中國城吃飯。有時飯後順帶去附近的烘培店買些蛋糕或麵包帶回酒店,作為第二天的早餐。烘培店的玻璃櫃台裏,蛋糕、麵包品種很多,有各種不同的口味,店員告訴我們都是剛剛烤製的,新鮮,鬆軟。這讓我們又嚐到了國內烘焙房那些熟悉的味道。購物的便利,味道的可口,有一種回到家鄉的感覺。

後來遇到一對溫和的年輕夫妻,熱情友善,留給我們很好的印象。吃飯時,我們相鄰而坐,隨意地聊起來。聊我們的旅遊,聊對這座城市的印象。說到家鄉食品在這裏無所不有,他們用了 “隻有你想不到的”來形容這種情況,這句話真的是非常貼切。在悉尼和墨爾本,生活之便利,中國市場裏食品之豐富多樣,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

十幾天的時間,邊走邊看,我們見到的是一個多民族相互交融,各種文化彼此包容的開放社會。在悉尼和墨爾本的任何地方,各國食品、餐館,不同的文化風俗隨處可見。在那裏見到太多和我們有著相似麵容,說著同樣語言的同胞,比比皆是的中文牌匾、廣告,更是舉不勝舉。一個周末,在墨爾本大學的校園裏,我們見到的年輕學生大約一半是中國人,有一種回到了國內的感覺,自然、親切。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離開澳大利亞二十天了。但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在悉尼達令港皮爾蒙特大橋的橋墩下,高高矗立著一塊巨大的公益廣告牌。一張老婦人的臉充滿整個畫麵,那是一張疲倦的帶有愁苦麵容的臉。那張臉深深觸動了我。廣告牌下麵的文字我已經記不很清楚了,大意是我們的國家還不斷有人淪落為居無定所者。讓我感慨的是,在這個有著豐富多采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國家,在這樣富足的地方,還要提醒人們時刻不要忘記我們的社會還存在著問題。這讓我明白了這個國家為什麽能夠具有如此包容、開放的胸懷,能夠創造出這樣安定、平和的社會環境。

在那個不眠的夜晚,在悉尼的達令港,我們沒能看清南半球的星空,而在我們心裏分明看到了那片星辰大海,那是璀璨的星辰和壯闊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