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天人們愛吃的幾樣東西
文章來源: 婉妮2020-12-31 08:23:40

2020年即將過去了,這一年太不同尋常了。疫情已曆經一年的時間,仍不知何時結束,現在病毒又發生變異,新的一輪疫情令人擔憂。疫情不結束,生活就不能正常,旅遊、回國都不可能。以前熟悉的東西如今距離我們那樣遙遠,不禁多了些回憶。新年前夕,想起北京冬天的生活,冬天經常吃的東西。

這裏說幾樣北京人愛吃的傳統食品,再曬曬北京的雪景。

紅果酪:快入冬時,北京市場上會有山楂賣,山楂也叫山裏紅、紅果。它外皮是深紅色的,皮上有些麻點點,果肉酸酸的略帶些甜,買回來可以做成紅果酪。自己做紅果酪要先將紅果去核去蒂,洗淨,將果肉加入水和冰糖,水的量要能沒過紅果,冰糖的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酌情添加。水和冰糖的量可以在製作過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隨時調整。原料加好後,放在爐子上小火慢慢煮,要不斷攪拌。直到紅果變軟,外觀有一點點發亮,變得略帶半透明的狀態,湯汁變紅並粘稠,紅果酪就做好了。放冷後,將紅果酪放在幹淨的玻璃瓶裏,想吃的時候取出食用即可。紅果酪酸酸甜甜,入口很滑潤的感覺,非常好吃。我覺得紅果酪是山楂做成的食品裏最好吃的。不知什麽原因,紅果酪也被北京人叫成炒紅果,但實際製作過程是煮而不是炒。除了自己做,有時食品店也會有賣。過年吃得過於油膩後,吃些紅果酪可以解膩並助消化。

冰糖葫蘆:也是用山楂做成的。將幾個串在長長竹簽上的山楂沾上加熱後融化的糖然後使糖冷卻製成。為方便售賣,賣家將事先做好的冰糖葫蘆插在用稻草做成的圓形柱子上(現在其它替代品取代了插糖葫蘆的稻草柱子)。以前的冰糖葫蘆除了用山楂做外,比較常見的還有橘子的,山藥(熟)的。不同原料做出的冰糖葫蘆顏色不同,食材外麵被薄薄一層晶瑩剔透的糖衣包裹住,不同色彩的糖葫蘆放在一起顏色就很誘人。將長長的竹簽拿在手裏,咬開脆脆透明的糖皮,再咬到裏麵的果肉,嚼起來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甜甜酸酸的味道融和在嘴裏,孩子們會很喜歡。現在冰糖葫蘆的品種比以前更多了。

糖炒栗子:每年入冬後,北京街上就有了賣糖炒栗子的攤點。售貨攤裏,通常會放著一個大爐子,爐子上是一口大大的生鐵鍋,商家現炒現賣。大鍋裏放著沙子,炒鍋師傅拿著大大的鐵鏟不停地翻動著。炒好的栗子出爐後,被裝在紙質的口袋裏,交給買客。那紙袋拿在手裏時還是燙燙的。糖炒栗子一定要趁熱吃,冷後味道會差很多,果肉也會硬一些。剝去外皮那口感綿軟的糖炒栗子熱熱的甜甜的,帶著香香的焦糖味道,一吃就很難停下來,吃過下次還想吃。

烤白薯:有時看到街旁放著一個大大的舊汽油桶做成的爐子,裏麵燒著炭火,這是烤白薯用的。北京的白薯主要分為白瓤的和紅瓤的兩種,白瓤的皮更偏紫色,烤熟後,白瓤的通常更幹些,紅瓤的要軟一些。白薯烤好後,放在爐子上麵,利用微火保著溫,買到手後還是很熱。撕去外皮,露出裏麵的白薯瓤。有人說,白色幹瓤的吃上去很像栗子,味道甘甜的,而紅色的則瓤更軟一些,糖度也更高一些。

凍柿子:不怕吃冷食的人冬天會吃凍柿子的。柿子買回來,放在室外凍起來,變為硬硬的凍柿子。吃的時候,稍稍融化一下,帶著冰碴兒送進嘴裏,冰冷冰冷的。嚼著帶有冰碴兒的柿子肉,別有一番味道。另一種吃法,就是完全化凍後再吃。完全化凍後,柿子的果肉變成粘粘稠稠的,成半流動狀,用手將柿子皮撕開一個口,嘴放到這個口上,一點點將裏麵半稀的果肉吸出,也可以用勺子挖出來吃,涼涼的,甜甜的,爽。

心裏美蘿卜:北京有一種近似水果的蔬菜,叫心裏美蘿卜。它的外皮翠綠,靠近根部逐漸變為白色,內心是紅色偏紫的。這是適合生吃的蘿卜,口感脆脆的,碰到好的會一點不辣,還帶些甜。除了切成塊直接吃外,還可以切成絲加上調味料做涼拌菜。據說心裏美蘿卜含熱量低,纖維素較高,能減肥、去火。

北京人冬天常吃的東西還很多,以上隻是其中幾樣。最近這些年,隨著各地美食的引進,北京食品越來越豐富了。但想起過去這些冬天經常吃的食物,仍然令人懷念。

新年前夕,將自己幾年前寫的《新年寄語》根據今年的情況做了修正,製成配樂朗誦,以向朋友們祝賀新年。希望一切厄運留在2020,讓我們寄希望於新的一年。

也希望疫情快快過去,能有機會回國看看。

2021,世界好運。祝朋友們新年愉快!

 

(食品圖片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