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春運
文章來源: 婉妮2016-01-20 08:15:33

說到春運,人們很自然聯想到每年春節前後人們返家過春節的現象。主要是在城市工作的人回到農村或小城鎮的家,其中以農民工為主體。春運主要是依靠鐵路運輸,因此每年春節前後鐵路交通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因為人們回家過春節,大城市一下變得空蕩起來,道路不再堵車,市內交通不再擁擠,一些從事服務行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的返鄉,也造成城市中賣菜,賣早點及其他服務業的人減少了許多,城裏人會感到一些生活的不便。

四十多年前,還沒有春運這個詞,但是也有很多人在春節期間要回家過年。那時候人們回家過春節主要是從鄉村或小城鎮到大城市,與現在的春運潮流正好相反。

當時,幹部下放,或從大城市到邊遠地方工作的人們積攢了一年的探親假往往都用在春節期間享受,好和家人團聚。再加上到農村插隊的大量知識青年,冬天是農閑時節,也會選擇這個時候回家探親加過節。那時的北京,以及其他許多大中城市,誰家沒有下鄉知識青年,又有多少家庭的父母下放到幹校,家裏就剩下孩子留守呢。

我不知道現在的火車站怎樣規定,但在當年火車站是不會提前放人進站的,每次都是差幾分鍾才開始檢票。那時候我幾次在北京站乘車都是這樣,人們擁堵在檢票口,隻差幾分鍾時才檢票,提著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蜂擁而入,真是很害怕被擠倒或踩傷。加之當時物質匱乏,各個城市商品供應很不均衡,人們去大城市出差,往往要帶回很多東西,這就更增加了旅行的沉重和艱難。

媽媽曾經講述過回家過年的路上的經曆,至今仍然非常清晰地留在我的腦海裏。

在那下鄉、下放的年代,媽媽帶著小妹妹去幹校。每次回家探親要先乘小火車從工地到城裏,再轉乘汽車到火車站。那樣一個小城市的火車站,不是始發站,火車隻是途經那裏,旅客僅有短短的幾分鍾時間上下車。

春節期間是一年天氣最冷的時候,大家都穿得都比較笨重,再加上身上背著沉重的行李,更增加了行動的不便。媽媽拉著妹妹和其他旅客擠在一起等在火車站進站口外麵。眼看隻有三、四分鍾火車就進站了,才開始檢票放人。人們拚命地擁擠著衝入車站內,而媽媽她們搭乘的列車停靠的站台距離車站口還要橫穿過幾個站台和低於地麵的列車軌道。媽媽肩上挎著幾個大手提包,拉著身體不好的妹妹,跟著人群從水泥高台上跳入軌道區域,扭頭看到側麵的火車亮著大燈,正呼嘯著駛進站來,距離正在橫穿鐵道的人們越來越近。媽媽說她當時非常緊張,她很怕妹妹摔倒,又怕身上的行李掉下。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爬上爬下地穿過幾個站台和幾條鐵軌區,才跑到她們上車的站台。此時,她們要搭乘的這列開往北京的列車已經進站,車上擠滿了人,再增加一個人都顯得非常困難。媽媽將手提包放在地上,使勁把妹妹推上去,然後從車窗將手提包一個個塞入車中,自己又跑回車門,拚盡全力擠上了車門。媽媽說,直到這一刻她那一直提著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

聽媽媽講述這段過往經曆已是很多年後的事情。她講得那樣平靜,我聽得那樣專注。因為曾到過那座車站,我能想象出當時的情景,能體會出那種艱難,一種酸楚的感覺充斥著我的心。我一直在想,我那美麗溫婉優雅的媽媽怎麽有那麽強的抵禦壓力的能力,麵對生活的磨難怎麽能表現得那樣堅強。

如今,春節又快到了,又有多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的人奔走在回家的旅途中。願他們順利安好。

(圖片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