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闌珊 之三(小說)
文章來源: 方到佳境2014-09-03 20:54:20

《燈火闌珊》之三

 

過了很長時間,雨珊聽說,他是一個慣犯,因為再次作案,在猥褻另一個女孩子的時候,被人當場捉到,真可謂法網恢恢。

太陽每天都會升起,日子總要一天天的過。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發生,大事小事,國家的,國際的。人們是健忘的,很快,沒有人再對雨珊搖頭和指指點點了。

雨珊升了初中,交了新的朋友。她開始又會微笑了。隻是自從那件事情之後,她不再跳舞了,她扔掉了舞鞋,試圖扔掉那晚所有不堪回首的記憶。時間真的是治愈傷口的良藥,淡淡的,不留痕跡地磨滅很多的東西。白天,她和一般的女孩子看上去沒有太大區別,忙於功課,也開始關注流行歌曲和某個偶像歌手,隻是,雨珊還是會在噩夢中驚叫著醒來,這些噩夢腐蝕著她的記憶,毫不留情地將她丟回那個痛楚的夜晚。

初二的時候,她有了一台鋼琴。媽媽查閱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籍,得知音樂可以療傷和愉悅心情,於是父母毫不猶豫地讓雨珊擁有一台鋼琴。雖然已經是九十年代了,但鋼琴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依然是一件奢侈品,但是這就是父母,會傾囊給予子女所有,尤其是對雨珊這樣敏感,身心受過傷害的女孩子。

13歲學琴,似乎晚了一些,但雨珊有舞蹈的基礎,對於節奏有著超凡的領悟。她很快迷戀在鋼琴帶來的音樂世界中。雨珊聰慧又勤奮,她練巴赫,車爾尼,每一首別人眼中枯燥的練習曲,都能被她演繹地行雲流水。老師不停地對雨珊的父母說,這個文弱的女孩子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她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充實。那件事情,似乎被她埋葬了,所有人都相信她走出來了,甚至她自己都這樣堅信。

小說寫到這裏,提一句題外話。很多人在少女時期都有種種不愉快的回憶,比如被某個小流氓尾隨,遇到變態的暴露狂,或者在公車上,地鐵裏遭遇鹹豬手。這些事情在當今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大多數人也會很快淡忘或不以為然。

時代飛速變遷,試婚仿佛都成了上個世紀的話題,人們習慣於把愛情貼上物質的標簽,思維慣性中白富美一定要牽手王老五,爺孫戀已經不再讓人大跌眼鏡,拉拉和同誌都在公然叫板愛情,網絡上充斥著標題黨,情色小說讓你辨不清愛與欲,這個世界快的讓你透不過氣,沒有人再有心情和時間糾結過去。過去的,就過去了。但雨珊不一樣,對於雨珊來說,這個烙印太深了。就像已經愈合的傷口,總是會在某些時刻有隱隱的痛楚,不強烈,但與你糾纏不休。

扯遠了,我們回到小說。

雨珊的中學時代,伴隨著美妙的鋼琴聲結束了。她是情感豐富的女孩子,她喜歡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曲子,她把《少女的祈禱》,《水邊的阿狄麗娜》,《星空》演繹的出神入化。

高中畢業,雨珊在台上演奏一曲貝多芬最經典的《月光曲》,她靈動的指尖滑出絕美的曲線,她純美而淡定。隨著演奏的起伏跌宕,人們仿佛可以看到月光中精靈的舞蹈,這就是演奏家的魅力,她可以用音樂帶你走入魔幻的遐想空間,隻是,這一份妙曼身後,永遠隱藏著欲說還休的傷感。雨珊的鋼琴演奏震撼了台下所有的人。雨珊是用靈魂演奏的人,她常常覺得積鬱在內心的某種情緒需要通過指尖宣泄,她的情緒裏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懂音樂的人會被雨珊的演奏折服,而懂雨珊的人……

媽媽坐在台下,百感交集。震撼世界的美都是有缺憾的,像維納斯的斷臂,但她的雨珊是完美的,沒有缺憾的,她隻是病過一次,已經痊愈,徹徹底底不留一絲的痕跡。她的雨珊是健康快樂的,她隻祈求她的雨珊健康快樂。

高考結束,雨珊擠過獨木橋,考取了理想的音樂學院。

雨珊的未來,更寬廣,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