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最愛》---- 兼回米麥
文章來源: 馨茗2011-06-14 21:12:25



朋友說,他知道這個電影是郭富城和張子怡主演的,就不打算看了。

我沒有理由這樣做。首先,我沒有看過任何郭富城的影視作品,就連他的歌都沒聽過,好與不好,都要有第一手資料才能結論吧;其次,對張子怡的《我的父親母親》印象不錯,此次她再度出演農村俏妞兒,想來應該比13年前更有深度吧。再說導演顧長衛,看過他的《孔雀》,他的敘事方式、對特定生活狀態的精確表述以及影片風格都是我能接受的。

看了《最愛》。


有種電影看完以後很痛快,比如薑文的《讓子彈飛》;

有種電影看完以後很糾結,比如陳凱歌的《趙世孤兒》;

有種電影看完以後很輕鬆,比如《The Proposal》(假結婚);

有種電影看完以後很認同,比如《The kids are all right》(孩子們都很好);

有種電影看完以後很振奮,比如《The King’s Speech》(國王的演講)。

《最愛》給人的感受無法用兩個字簡單形容,是悲喜劇風格的片子。如果硬要概括,可歸納為心酸?

 

不去討論中國鄉村艾滋病這個社會題材所承載的意義,也不說社會轉型、人心冷熱、地久天長。

 

……

杜可風掌鏡,畫麵很美而且意象簡練老到;口琴配樂清透悠揚繚繞。

郭富城給人物設計的形體動作很有表現力。片子剛開始,侄子被人害死,趙得意(郭富城飾)和他哥在巷子裏亂串找凶手,他那幾步路,把人物的性格特點一下子就走出來了!

商琴琴(章子怡飾)和趙得意(郭富城飾)坐在炕桌的兩端吃炸醬麵,倆人分別有一條腿蕩在炕外,裸足。琴琴給得意拌麵的時候,得意的腳去撩琴琴的腳,琴琴有回應,兩隻腳纏來纏去....是中景,拍得很美。

琴琴給得意“降體溫”那段戲,過於渲染了,有拔高升華之意,與全片的基調不符。

片尾琴琴邊吃喜糖邊念結婚證書,郭富城對情緒的掌控比張子怡有功力。

大概十年前,國內的幾個大腕來美國慰問演出(每年國慶前或春節前都有類似的活動)。

那次包括彭麗媛、鞏漢林、蔡國慶、李丹陽等。我去現場觀看,別人都還好,就是蔡國慶太悲劇,他兼任報幕員(主持人),很努力地想把那台節目搞好,不知是能力有限還是時差的關係導致他反應遲鈍,反正特別讓人倒胃口。以至於後來我在電視上看到他就想調台。

在《最愛》裏,蔡國慶演張子怡的丈夫。戲不多。沒想到演得挺好。尤其是捉奸那場,你看他那酸樣兒!眼睛瞪著,小肩膀端著,頭還有點歪著….哈哈,太形象太傳神了。巧得是,李丹陽也在《最愛》中客串,她演郭富城的妻子,也不錯!

小濮同學此次形象大顛覆啊。三角眼大齙牙。若不仔細看,還真認不出來。大概鄉村裏不乏這樣“腦子活絡”的人,抓住一切賺錢的商機,不管是不是昧著良心。

 

知道是最後的日子了,才能那麽溫天暖地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