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香黃油烤皮皮蝦
文章來源: 梅語時節2011-11-26 14:57:54

    我媽超喜歡吃各式河鮮海味, 無論吃河蟹海蟹, 還有那些鮮活的大魚小蝦, 她老人家從來都是飯桌上戰鬥到最後的那個人. 我小的時候, 菜市場裏海產品並不多, 要去那些大的市場才可以買到. 我媽常去的就是西單和崇文門的菜市場, 現在這兩家都已經消失了. 那時候買的小黃魚和帶魚都很好吃,但不是經常能買到, 相對也比較貴,不能常吃的. 老媽就會買些海雜魚, 平民大眾化些, 回來燒上一鍋. 她會給我們挑些刺少的, 她自己吃那些剩下的魚頭魚尾魚骨頭, 還是吃得津津有味. 這樣的雜魚總是品種繁亂, 個頭也都不大, 特別是有一種魚叫"快魚", 渾身都是刺, 就算我從小受老媽訓練, 但仍然無法應付. 後來我媽不知從哪兒學了用醋燉魚做成酥骨魚, 經過一兩個小時的燉煮, 魚刺都被軟化. 這樣的做法倍受我爸等人的歡迎, 但對於我媽來說, 這種完全失去鮮味的魚, 簡直就是了無食趣. 有機會的時候她還是喜歡傳統的紅燒之後, 慢慢的在餐桌上細細品摘, 照例地最後一個結束戰鬥.

 

    改革開放後, 老百姓過了些好日子, 市場繁榮, 鮮蝦活魚大螃蟹的, 又不貴又好吃. 那時候人們的腦子可能還沒有靈活到使用正常飼養捕撈之外的手段, 所以普通百姓輕易就能在農貿市場買到真正的各式河鮮海味. 老媽也算有了一段口福.

 

    前幾年我爸媽來看我, 正值春夏, 老大常約了朋友去釣魚. 每次收獲回來, 最高興的就是老媽. 我不擅弄魚, 所以每次都是老大把魚收拾好, 我來加工. 那時我還是初嚐烹飪, 水平一般, 但就喜歡玩兒些新花樣, 有時紅燒, 有時清蒸, 有時做湯, 時而是炒魚片, 時而是炸魚塊. 但不管我怎麽折騰, 老媽都是我忠實的擁護者和純粹的粉絲, 依然是每次吃到最後, 魚頭魚骨都剔的幹幹淨淨的. 讓我時常想起小時候的那些歲月.

 

    這幾年, 家周圍的市場數度變遷, 我媽歲數也大了, 想買一次活魚, 要走不少的路, 去晚了就散市了. 我這幾次回家也都是匆匆忙忙的, 總是不能平靜下來陪媽媽過過居家的日子, 連一次活魚都沒買過吃過, 心下甚是遺憾. 有時覺得自己像是蒼茫中漂泊的小舟, 不知身在何方, 心係何處, 哪兒才是真正的家, 情歸何處才無憾呢? 

 

    以前在市場買海鮮, 天津來的皮皮蝦算是比較便宜的, 集市上稱做蝦扒子. 個頭不算太大, 硬硬的皮紮手, 吃起來還挺費勁, 但味道不錯, 因為新鮮而吸引人. 現在在北美, 皮皮蝦算是比較貴的蝦, 自然收拾的好, 去了頭, 蝦皮前後都剪開, 吃的時候用刀叉就能操作, 比較符合當地人的飲食方式. 我不常買皮皮蝦, 又貴味道還不如其它海蝦, 烹飪起來也玩兒不出太多變化. 上周買了一次, 想想還就是黃油汁烤烤吃最有特色, 也簡單.

蒜香黃油烤皮皮蝦:

材料: 皮皮蝦一磅(或一斤), 大蒜兩瓣, 鮮薑一小塊, 黃油20克, 橄欖油30毫升, 半個檸檬擠汁, 鹽和黑胡椒碎

      適量, 新鮮的蘿勒或百裏香適量(沒有也可以不加)

 

做法:

1, 皮皮蝦去頭, 背部腹部剪開(我買的已收拾好, 自己就省事了).

2, 黃油融化, 加入鹽黑胡椒碎, 切末的大蒜鮮薑和新鮮香草, 還有橄欖油和檸檬汁, 攪拌均勻. 

3, 烤盤刷油, 把收拾好的蝦腹麵朝上排放, 將調好的油汁均勻地撒在蝦身上.

4, 烤箱預熱到425F(210C), 蝦入烤箱烤10-15分鍾.

5, 烤好的蝦裝盤, 將烤盤中的湯汁淋在上麵, 這道菜配沙拉, 麵包, 意麵, 都是絕配.

 

嘮叨幾句:

1, 這樣烤蝦一定要帶皮烤, 否則蝦肉很容易烤幹, 就不好吃了.

2, 烤的時間根據蝦的大小略有不同, 自己掌握哦.

更多圖片請看我的新浪博客:   梅語時節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a2eb40102dt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