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秀點評當紅隊列軍歌:人民軍隊忠於黨
文章來源: Kisspest20092009-10-16 14:52:59


雄偉的井岡山,八一軍旗紅

開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這首叫人民軍隊忠於黨的國慶閱兵的主打軍歌,以它英雄而抒情的旋律,頻頻奏響在天安門廣場,傳遍中國乃至世界大地。質樸而簡練的歌詞,清朗而感性的進行式調,反複而長久的波動著我的心弦,我的思緒回到了童年。

在那久遠的年代,我的童年生活裏並沒缺少叫作音樂的東西。得益於母親的一本厚厚的江城歌聲,我自學了簡譜技法,從而無師自通地學會了許多歌曲。天生模仿能力加上識譜,我顯得比同齡人會唱更多的歌。人民軍隊忠於黨就是在那個時候學會的。那個時候,讓我喜愛的是它的曲調還有歌詞的簡易通俗。可那個時候並不太明白為什麽會如此喜愛它。

一次音樂課,老師要教的歌竟是這首我鍾愛的歌曲。我太激動了。當老師問有誰會唱時,不太愛發言的我竟然將前兩段一字不漏唱下,且抑揚頓挫聲情並茂鏗鏘有力,引得全班鼓掌。為此我的自信心大增,從一個不愛出頭露麵的小孩從此變得活潑而驕傲!

以後又學會了口琴和手風琴,這首歌自然成了首選曲目。多少次陶醉於中,並運用加花和重音變調切分等技巧,自由發揮,任激情燃燒,讓思緒飛揚。

歲月悠悠,光陰荏苒,然而這首隊列紅歌卻沒有因時代變遷而消失。其中有什麽奧秘嗎?

首先談談歌詞。此歌共四段,每段的第一句(除第三段),向我們亮出地域特點的景和色。請看:雄偉的井岡山八一軍旗紅 | 兩萬五千裏 萬水千山 | 抗戰八年整 打敗侵略者 | 萬裏長江水 奔騰向海洋。

簡練的不能再簡練的詞,樸實而不能在樸實的句,信息量是如此之大,魔力般讓人身臨其境於一幅幅彩的畫麵:我們仿佛高舉火紅的軍旗,挺進在蔥綠的井岡山,跋涉在萬水千山

每段的第二三句,敘事評史加抒情。請看:開天辟地第一回 人民有了子弟兵 |  衝破突圍去抗日 高舉紅旗上延安 | 解放戰爭得勝利 建立人民新中國 | 保衛祖國做棟梁 人民軍隊忠於黨

      如此凝練地將子弟兵在各個時代的功績和英雄主義形象極其客觀而酣暢淋漓並如此完整地展現出來。讓人叫絕!

每段的第四句采用自信的提問式:從無到有靠誰人 | 轉危為安靠誰人 | 成長壯大靠誰人

這種提問式歌唱給嚴肅的軍歌帶來詼諧而輕鬆的民歌調式,充滿浪漫色彩,為最終的高潮副歌做了最有力的鋪墊。

最終反複吟唱的當然是 :偉大的共產黨偉大的毛澤東!偉大的毛澤東!

珠聯加璧合,好詞配佳曲,靚瓶裝醇酒。吸引我的重頭戲是它的旋律。好旋律,本身就是無言的歌。

曲首由那悄然挺進又鮮明動感的節奏開始,十分引人入勝。繼而。本是G大調的進行調式略轉為擬似E小調歌唱式,極富江西井岡山地域色彩。然後峰回路轉般回到踏步式,最終句由高亢雄壯的旋律收尾。這是一曲將抒情性與英雄性、時代性、民族性完美結合的典範。它即能在重大的慶典場合奏響,深得軍隊厚愛,又以它的陽剛之美和朗朗上口博得百姓的追捧。

這麽優秀的作品是如何產生的呢?1960年春,小八路出生的戰士曲作家肖民與軍隊詞作者張永枚到井岡山深入生活,紅軍在艱苦的環境中,以百折不撓的意誌和必勝的信念堅持戰鬥的事跡,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激情,一曲節奏鮮明的隊列歌曲《人民軍隊忠於黨》蘊育而生,刊於《解放軍歌曲》後在全國流傳開來。從它60年誕生至今近半個世紀以來,經久不衰,傳遍祖國。

好歌伴我一生。我建議它在下次奧運會上成為中國代表團的入場歌,讓全世界都聽到這首令人自豪的充滿陽剛之美的中國之聲!

(如此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