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閨女閑扯藝術
文章來源: 美麗風景2014-04-21 17:49:34
參觀畢加索博物館, 其實經曆了小小曲折。

到巴塞隆納當天, 趕去7點關門前進博物館, 結果6:30不放人。 第二次去,是坐郵輪前。 排隊那叫長, 閨女一個勁兒問要不要放棄, 怕來不及郵輪。 當然不行。 來巴塞隆納, 不看畢加索, 怎麽可以?

博物館陳列了畢加索15歲到80歲的作品。 少年畢加索的素描, 油畫, 傳神, 寫實。 中年, 畢加索探索不同風格的表現形式。 及至老年, 據閨女講, 媽媽, 畢加索越來越怪了。

:) 閨女你看, 畢加索年輕時候, 畫功力已經很成熟。 可是那個時候, 他是個畫匠。 他的畫, 是替別人說話。 你再看看這些老年的畫, 他畫的其實都是一個人。 但是他不是替別人說話, 他已經跳脫了寫實的框框, 他的畫, 是他的語言。 他用畫, 跟神對話。

藝術家是最接近神的。 你記得昨天看過的高迪麽? 

高迪的聖家堂, 就是高迪在跟神對話。 他動用了所有的手段, 去接近神。

這幾天, 咱們感受巴塞隆納自由的氣氛, 隨意的生活。 這正是藝術家需要的。 隻有這樣的環境, 他們性靈才能如此接近神。

好的人文環境, 是藝術家肥沃的土壤。 媽媽總是遺憾, 美國的自然環境那麽美, 卻出不了李白那樣的詩人。 為什麽?就是因為它沒有文化。 二百年曆史, 造就不出好的藝術家, 詩人。 而西班牙曆史悠久,自然風光又這麽美, 不出傑出的藝術家, 才怪!

媽媽, 我好愛你!  閨女熱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