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關心“雞的屁”,還是關心失業率?
文章來源: 起時2009-11-11 17:49:42

什麽是“雞的屁”? 這是我從一個國內朋友的 MSN 顯示上看到的,原文是“美國重視失業率,中國重視雞的屁” – 就是 GDP (國內生產總值)的諧音。意思是中國政府隻是重視如何提高國內生產總值(麵子好看的政績工程),而美國最重視的卻是能增加就業的失業率。這裏不去分析為什麽中國隻重視 GDP , 我們要說的是“美國重視失業率”其實也是中國經濟學家的一種誤解,因為現在美國的經濟恢複,就是一種犧牲就業的經濟恢複,包括美聯儲官員今天也表示:“失業率在今後幾年將保持較高的水平,因為經濟恢複不會有力促進就業的增加。”

本季的 GDP 最近剛剛宣布增長了3.5% 。那些金融誇口們又開始煽動投資者,使股票指數再度上揚。博南克在 9 月份也在布魯京斯( Brookings )學院演講表示:“從技術上講,衰退在此時已結束。”

注: 我在網上偶然發現,布魯京斯( Brookings ),這個號稱美國最大的智庫,作為董事會主席的 John L. Thornton, 竟然也是 高盛 幫的成員之一,是其前共運營長和主席,而且,還於 2003 年被聘到清華做什麽環球領袖計劃主任及教授。

馬克·讚迪( Mark Zandi ),穆迪下的 Economy.com 公司的創始人及首席經濟學家,也對共同經濟委員會說道:“大衰退終於結束,主要是因為聯儲的史無前例的政策和財務政策製定者。” - 看來美國人拍馬屁的水平也不低。

先不要說這個三季度的“雞的屁”包括了那些“現金換舊車”,和一些直接的政府刺激措施,使得這個 GDP 數字看上去好看些。其實,這個 GDP 數字到底價值幾何呢?一些汽車行業有關的產業暫時增加了收入,和盈利,似乎向人們顯示這種“花別人錢,換自己車”,取得了“刺激”的效果。?那 1 千 5 百 70 萬( 15.7 millions )的失業人不會認為衰退已經結束,特別是如果你是那 5 百萬失去工作長達 6 個月的人之一。

今天,波士頓環球報( Boston Globe )在頭版刊登了一篇有關經濟刺激造成就業增加的文章,標題是:複審發現:刺激造成州就業增長被誇張了 – “ Stimulus job boost in state exaggerated: Review finds ”。

文章說,麻州的聯邦刺激資金的接受者報告說有 12,347 個工作被挽救或創造了,但在環球報的複審後發現,這個數字被大大地誇張了。那些接受了刺激金的機構不是就業計算出了錯誤,就是填報了錯誤的數字,或者是報告了尚未開始的就業機會。

環球報的報告是根據聯邦政府 10 月底最新發布的就業單 – 其上記載了在近 40 億的資金給了一係列的麻州政府部門,大學,醫院,私人公司,以及非盈利機構後,創造的就業機會。

但在采訪中,環球報發現有些組織公開表示了遠遠低於報告中的就業記錄。

http://www.boston.com/business/articles/2009/11/11/stimulus_fund_job_benefits_exaggerated_review_finds/?page=2

這個 7 千 8 百 70 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包括了減稅,增加政府福利,和基礎設施建設,是奧巴馬上台後的第一個立案,奧巴馬宣稱這個刺激計劃將會幫助創造就業,帶動經濟的長短期發展。

但是隨著失業率的繼續增長,和中小企業無法拿到貸款而持續縮減和破產,使人們懷疑奧巴馬的經濟政策是否幫助了經濟恢複,使經濟回到正確發展的軌道。 10.2% 得就業率,特別是高達 52% 的年輕人( 16-24 )失業率,使美國也出現了“啃老族”。許多人重新回到學校學習,進修,使許多社區學院爆滿。

不過,如果你對股票市場稍微注意的話,你就會發現道瓊斯,那斯代克, S&P 500 等指數又從今年三月的最低點,上漲了 60% 左右,許多大公司,特別是銀行,又開始了盈利。而且高盛,大通,摩根等又要分發創紀錄的分紅。但是,那些大公司的盈利,基本上是在節省成本,解聘雇員後的盈利,而不是擴大生產,增加總收入基礎上的盈利。而那些大銀行,更是在納稅人給與它們救助,政府給與擔保的情況下,而且在美聯儲對市場投放了巨量的貨幣(印鈔)後,人為地把那些本應通過市場調整而價格合理下降的資產,再次“膨脹”起來,再加上國會聽證要求聯邦會計記帳規則( mark to market ),使得那些銀行可以暫時把它們的損失“隱藏”起來。再加上那些拿到救助或從聯儲拿到零利率貸款的銀行,趁機購買大量廉價資產,股票,而且因為變得“ bigger to fail ”,使得它們更加有恃無恐,繼續用高杠杆冒險,投機,贏取暴利,反而使真正可以促進就業的中小企業,因無法或很難申請到貸款,而大量裁員,以求生存。據統計,中小企業的解雇占總的失業人數的 45% 。而中小企業才是美國高達 70% 的就業市場。這就造成了這種虛弱的恢複,虛假的恢複,而不是通過促進就業,從而促進消費的真正恢複。所以你看到了銀行業的高盈利,股票市場的高漲,這種經濟恢複是對那些投機者有利的恢複,對那些“賭徒”有利的恢複,讓他們可以繼續用別人的錢,發自己的財。

自從去年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的納稅人在國會的“代表”下,為那些大銀行,汽車,保險公司,兩房投入了上萬億的資金,美聯儲更是加倍了自己的資產平衡表到 2 萬億左右,還有 FDIC 的無數擔保,給 100 多家破產銀行的救助,使人們印象中好像是美國的經濟從崩潰的邊緣挽救了回來。再加上股市的一路上漲,更讓一些人,特別是華爾街歡欣鼓舞,認為他們的繁榮就代表了美國經濟的繁榮,他們的盈利就代表了美國其它產業的盈利,他們的就業率保持了就代表了美國的就業率。而且他們的雇傭兵們,那些禦用的經濟學家們,又開始新的一輪的“喧噪”,為這種“經濟恢複”大吹特吹,認為美國的經濟終於開始了恢複。但不幸的是,即使是“官方”的統計,不算上半工,不算上回學校學習,不算上失業兩年以上而在政府雷達上消失的人群,失業率也是高達 10.2% ,如果按照獨立經濟學家的計算,真正的失業率其實高達 20% 以上。如果沒有就業,那裏來的主街最需要的恢複呢?冬天將至,華爾街的盛宴在繼續,但主街卻要自己抵禦寒冷的到來。

我在 Youtube 上發現了這段眾院民主黨領袖 Nancy Pelosi 在去年金融危機時的演講,號稱華爾街的“ party is over ”。但是麵對今天華爾街又要到來的創紀錄分紅季節,她自己還記得自己說過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