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楊安澤(Andrew Yang)能贏以及如何贏
文章來源: 思想的遠行2019-07-10 11:28:52

本文將說明三點:

1)為什麽楊安澤(Andrew Yang)能贏得民主黨選舉以及美國大選
2)為什麽隻有他能打敗川普總統
3)他還要做什麽才能一定贏

一:為什麽楊安澤(Andrew Yang)能贏得民主黨選舉以及美國大選

他對美國問題有正確的診斷並提出了正確的解決方案
川普總統看到了全球化對普通百姓的負麵影響以及精英和受惠階層對普通百姓的脫節和漠視,於是製定了激發階層和族裔對立情緒的大選策略。雖然他因此上台,但並沒有一個整體全麵的理解,也就沒有一個真正的解決方案。隻能繼續製造對立情緒,不僅在國內,也在國際上。雖然現在的經濟延續金融危機後的擴張,但普通老百姓受益甚微。比如全國的的失業率史上少見的低,但在支持川普的紅州,失業率並沒有多少改善,很多地區甚至更劣。
楊安澤(Andrew Yang)認識到這是一個技術革命帶來的問題。先進的線上創新和人工智能革命將越來越多的取代人工,從過去的製造業到今天的零售業再到明日的交通業和白領工作。這是一種結構性的革命,將會對社會帶來不曾有過需要從新麵對的影響。美國必須好好思考對策(Think Harder),而不是靠撕裂社會製造矛盾。
他是超越兩黨,超越不同階層的候選人
楊安澤(Andrew Yang)的政策受到一些截然不同甚至是對立的階層的共同支持。精英階級了解他的UBI(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是有嚴謹的政治經濟學支撐的,學生們對他的創意思想感到興奮,也滿足了他們的利益訴求,黑人選民不反對,白人極右團體也覺得受到關注。楊安澤(Andrew Yang)是區區幾個到保守派媒體闡述自己觀點的民主黨候選人並受到熱情接待。他的一個選舉口號就是:“不向左走,不向右走,而是向前走。” 紅州人還是藍州人,都是人,都可能非常好(Nice) ,也可能非常壞(Nasty),態度由利益驅動。如果不解決新納粹分子成長的土壤,就會有更多這樣的分子。
他的選舉不靠製造階級矛盾,而是靠解決問題產生力量,不會是希拉裏第二
自從川普上台以來,民主黨最大的願望就是把他拉下台,彈劾不成就靠選舉。但是縱觀除他之外所有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都沒有明了川普上台的原因,完全沒有從失敗中尋得教訓。他們即使在民主黨內勝出,也同川普一樣,靠的是製造矛盾,最後民主黨選民是否吃這一套繼續支持不確定,川普的選民是不會改投他們的,因此失敗的概率非常大。在這種對立情緒的博弈中,他們根本不是川普的對手,所以初選呼聲再高,也不過是希拉裏第二。
他的UBI有道理,公平
自從互聯網有史以來,大公司如亞馬遜等一路飛躍成長,但他們不交稅,用戶很長一段時間也不需交稅,這奇怪的事對實體經濟非常不公平。既然這些大公司受惠於這些製度,他們就需要賠償這個製度的受害人,即本來依靠這些實體經濟生活的個人。否則,受害人就會反抗,結束這個製度。美國國家的強大依靠的是技術更新,但隻有讓受害人受惠才是公平,合理,有道理。
UBI經濟上可行
UBI需要3兆億美元,聽起來會造成種種問題,如國債,通貨膨脹等等。這些疑問都有答案。其中一項,就是對大公司的稅收。如之前所說,這是合理公平的,而且也是大公司支持的,如特斯拉總裁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因為是從稅收而來,也是從其它福利項目而來,隻是財富再分配,因此不會直接造成通貨膨脹,當然具體經濟分析不可能在這裏詳細解說。最後,其他民主黨候選人的政策並不比楊的花銷少,隻是沒直接給人基本收入現錢那麽引人注目而已。但其實,UBI更有效。
UBI比福利更有效
同樣是扶貧,直接給錢比福利製度更有效。因為福利政策需要官僚機構浪費和貪汙。更嚴重的是,一旦接受福利,人們就很難去工作,因為工作之後可能不如福利來得多。UBI也比提高最低工資好,因為後者給中小企業主帶來極大困擾,對大企業則非常有力。
他具備總統的一切其他特質
頭腦敏捷,思路清晰,說話利落,記憶力強,鎮靜大度,具幽默感,具有親和力,隨機應變能力強。如果說有缺點,也是不傷大雅的確定,如,說話太快,數據很多。都可稍加調整。他的這些優點使得老美對他是亞裔麵孔幾乎可以不在意。

二:為什麽隻有他能打敗川普總統
同樣的道理,尤其是前三點,

他比川普對問題的理解更深入,解答更清晰
他得到不同派別的支持,包括極右派
他吸取了民主黨上次大選失敗的教訓,其他人不論在民主黨內多麽強勢,也不過是希拉裏第二。

三:他還要做什麽才能一定贏

 

第一次選舉人辯論中,他說話時間最少,雖然說是麥克風的問題,也有主持人偏心的問題,但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麥克風不好,也要馬上要求,不可委屈無聲,好人最後出線,如果他自己不爭取,是對支持者努力的不尊重。雖然他得到各個不同派別的支持,但辯論時不可是好好先生。如果辯論時都不能爭取,當上總統之後如何把自己的政策,包括UBI實施?UBI不會是天上掉餡餅。國會會是重重障礙。所以他必須在下一次辯論中更加有攻擊性,不僅要在政策上攻擊對手,也要進行個人攻擊,包括拜登和桑德斯的老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