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婦女還是職業主婦
文章來源: lanliuer2011-09-05 05:13:55
如果我們說,XX是個家庭婦女, XX會很不開心,輕者覺得受到了鄙夷,重者認為遭到了侮辱。
如果我們說,XX是個職業主婦,XX就心平氣和了,覺得人格得到了尊重。
職業主婦的稱呼真的的比家庭婦女更有尊嚴嗎?我的答案是否。
我們先看看職業的含義。辭典上的解釋大致是:以贏利為目的(通常也是為謀生)而從事的活動。
不外出工作的女人並不意味著就不勞動,洗衣做飯帶孩子都是勞動, 但在這些勞動的價值得到法律保障的社會化之前,付出得再多都不是用以謀生的手段。舉個例子就一目了然了:一個呆在家裏什麽都不幹的富翁太太,法律是保護她的經濟利益的, 而另一個洗衣做飯帶孩子什麽都幹的失業者妻子,卻隻能享有和法夫一樣的失業救濟。由此看來,法律保障的不是一個女人的勞動報酬,而是保障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簽署的婚約。 以此推理,硬說家庭婦女是職業主婦,那麽就隻能解釋為該女人的贏利(或謀生)手段是和一個男人建立的夫妻關係,這麽解釋,肯定會引起大多數家庭婦女的不滿。
主婦不是職業,很多人心裏其實是明白的,之所以要用職業主婦這個名詞,可能是因為以為那樣會聽著舒服一點,這在根本上就反映出認為做家庭婦女不光彩的心態,就像五毛黨,非要說自己是職業網評員一樣。
做家庭婦女真的是一件可恥的事嗎?當然不是,人們之所以覺得家庭婦女這個詞難聽,裏麵有曆史背景的原因,幾十年前做家庭婦女的,大都是沒修養沒見識的婆娘,所以大家都把“她怎麽像個家庭婦女似的”當成貶低某人的說詞。時代變化了,許多有才華高素質的女性也情願當家庭婦女,但人們對一個詞匯一旦形成固定的感情色彩,就不再細想那個詞匯的原始含義,所以,認為家庭婦女的名稱不好聽也情有可原。但是,就算是不使用家庭婦女這個詞也不能用職業主婦來替換。現在不是流行”宅女“這個詞嗎? 非常中性,不褒不貶,而且沒有象“職業主婦”那樣,暗示女人呆在家裏就一定幹活。
順便捎帶一句,女人呆在家裏,活雖然不一定少幹,但價值標準太模糊了。所以我建議喜歡把家務活當營生的女人們,放下自己家裏的活兒,到鄰居家當家政,賺了錢以後,再請人到自己家裏幹活。那樣的話,就不會讓自己或讓別人覺得家庭婦女是個靠別人吃飯的閑人,“家庭婦女”這個名詞也就會因此而變成“職業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