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和範冰冰,哪個更美?
文章來源: lanliuer2009-09-10 02:57:37

本來是想拿洪晃和陳紅比較,但轉念一想,這麽比,顯然是把陳凱歌當成了假想的中心人物,實在不情願抬舉那個傻爺們,所以臨時換了角色。洪晃和範冰冰的可比性在於:作為時尚的公眾人物,這兩個人好像是大家口中醜女和美女的代表,她們守著醜與美的極端,成了兩個象征性的符號。既然大家都達成共識了,我還提出這麽個幼稚的問題,有點讓人覺得不是假天真,就是嘩眾取寵,但我確實是有點憋不住了,才想到要為眾口一詞的“醜女”說幾句話。
關於什麽是美,從古到今有無數個哲學家藝術家下過無數個定義,但那些定義的分歧再大,有一點卻是不容置疑的:美的概念的產生離不開時間和空間這兩大前提。
當代的中國,以“時間”為前提表現的特征是:標新立異,挑戰傳統。以“空間”為前提表現的特征是:參與了全球一體化,明白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道理。
我把上麵這兩個時代特征分析一下,吃驚地得出一個結論:其實洪晃比範冰冰更美。難怪看到有關前者的報道比看到後者的高興,這“高興”的感覺本來就是“美”給人們帶來的自然感受之一。
咱們先從“時間”上看,範冰冰雖說是沒什麽缺點,但這沒有特點的沒缺點恰恰成了一個最大的缺點。說她沒特點,應該是沒言過其實:論美豔,她比不過六十年代的王曉棠,論嬌媚,她比不過七十年代的王丹鳳,論狂野,她比不過八十年代的劉曉慶,論性感,她比不過九十年代的鞏俐,就算是和她的同輩章子怡相比,人家還獨占了個機靈乖巧,用亞洲女人特有的清秀為自己創了個獨一無二。要說範冰冰到底在哪裏能體現出來一點時代特色,化妝和整容計術的提高倒是一個力證,但二十一世紀的人不再盲目崇拜科技發展和人工造化,原生態的動植物走俏市場,所以這個唯一的力證對範冰冰的美還是個反證。洪晃的美,正源於對原生態的追崇,為什麽素麵朝天,為什麽寬衣散鞋,為什麽不割個雙眼皮,墊個高鼻梁,漂個白皮膚?是因為沒時間化妝,沒精力買靚衫,沒資金付手術費嗎? 打工妹都能做到的事,洪晃做不到,顯然是不屑於做,這種“不屑”就叫個性,就叫出奇製勝,就叫酷,而“酷”正是我們時代對“美”最直接的概括。
咱們再從“空間”上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範冰冰的大眼睛,高鼻梁,白皮膚羨煞了一群群未成年少女,但她們一走出國門就能發現,隨便在哪個慶典活動上拉來一個禮儀小姐都能和範冰冰比眼睛大,比鼻梁高,比皮膚白,甚至比身材高挑,前挺後撅。用範冰冰的來美代表中華民族,我們實在是吃虧!充其量不過是在告訴人家:你們有的,我們也有,隻是數量少點,質量差點。洪晃的五官具有我們民族的鮮明特征,再加上原滋原味,大大方方,不卑不亢,用她來代表我們民族的美,國人該暗自竊喜:我們有的,你們有嗎?老外審美修養開發得比我們深入,所以喜歡亞洲妹妹的老外哥哥常常撿了個國人不要的剩女棄婦還如獲至寶,害得不了解外國人的國人們直發感慨:老外們的眼睛都跑肚拉稀了!說實話,在國外呆久了,我更佩服歐美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度。我說洪晃比範冰冰更美,大部分的國人都會覺得我在大放厥詞,但如果做個市場調查試試,我敢說至少有一個初具規模隊伍的美國人會同意我的觀點。在這裏,我可以打一個比方,範冰冰是一杯蜜糖水,洪晃是一碗酸辣湯,味覺尚未發育成熟的小孩兒都愛喝蜜糖水,味覺發育成熟了的成年人卻往往更願意享受酸辣湯。
不過話又說回來,全世界的選美大賽,模特大賽,都沒有把洪晃選上去,範冰冰選下來的道理。選美和模特大賽,是一種市場經營,人的審美在特定環境下就會有特定的標準。就像在健美大賽上,那些肌肉塊大得嚇人的,平時看見不覺得是享受,但每個人在那個特殊的場合下都會不自覺地認為肌肉塊越大越美,日本人的相撲大賽,大家還覺得越像肥豬越美呢!我自己對此就深有感觸,有幸在德國人和中國人舉辦的選美大賽上當過評委,我吃驚地發現:台上和台下的審美標準,竟會如此不同。在台下,我喜歡自然的,有生命力的,與眾不同的,在台上,竟然就隻剩下了一個標準,那就是選美冠軍可千萬不要有什麽背離標準的地方,長得越合乎“標準” 就是越美,難怪曆屆的世界小姐,全都是千人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