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傳》有感
文章來源: 狗的哲學2018-09-01 18:12:05

以前為了學英語, 看了很多美劇。 而今生活在美國, 卻對美劇沒了興趣。先迷上了《羋月傳》,被孫儷的氣勢震倒。 皇室骨肉相殘,鄰國屯兵邊境, 連談判的使臣都無人敢當,隻能靠一個女人單槍匹馬, 平定內憂外患。 後來喜歡上了《琅琊榜》,不僅因為裏麵的謀略, 也因為被胡歌的淡定所吸引。 弱不禁風的他, 麵不改色, 精心布局, 京城風波四起, 最終改朝換代。

《甄嬛傳》早就聽說過, 但想著一幫女人爭風吃醋,應該沒多大意思。 無意的點擊, 居然被吸引,也許是因為我一直愛看推理偵探類的作品。 後宮總是有大案要案發生,宮女被扔進井裏, 太監被滅口, 嬪妃被毒死。暫且不說榮華富貴, 要想在三千佳麗中保全性命, 就必須是個偵探高手。

當然在皇帝眼裏, 就算後宮裏的女人都被毒死, 也算不了什麽,因為新的佳麗正在激動地等待新一輪選秀。 但就象太後所說,後宮的一哭一笑, 都牽動著前朝動蕩和家族興衰。皇帝的女人, 都是被皇帝和家族利用的工具。華妃和哥哥年羹堯一樣飛揚跋扈, 但她對皇帝倒是真愛, 總是炫耀皇帝獨賜給她的歡宜香,臨死才知道皇帝的這番寵愛是讓她絕育。 華妃因為娘家被專寵多年, 最後也因為娘家而一頭撞死在牆上。

皇帝也算喜歡華妃,但害怕華妃的孩子會讓已經如日中天的年羹堯失去控製。 他設計讓華妃導致同樣出生於武將家族的端妃絕育,以阻止兩個武將家族聯手。都說妃子要伺候皇帝, 可當皇帝需要年羹堯上戰場的時候, 不管是否情願, 他都得寵幸華妃,到底誰在伺候誰?很多人罵妓女肮髒, 因為妓女為了利益而出賣身體, 但是如果用這把尺子作為衡量標準, 即便血統高貴的皇帝,難道也不是為了利益而出賣身體?

很多人都有當皇帝的美夢, 因為羨慕皇帝想幹什麽就能幹什麽,可皇帝比誰都要能忍。 他很早就動了殺年羹堯的念頭, 卻得忍氣吞聲, 不僅不懲罰年羹堯的過錯, 還要嘉獎, 以讓對方放鬆警惕, 更加得意忘形, 從而能抓住更多的把柄,伺機下手。由此看來, 福禍真的難料, 人生如果太順, 未必就是好事。

有個網友對《甄嬛傳》裏的主要人物作出了非常有趣的評論:

華妃:誰得寵我就害誰,
皇後:誰懷孕我就害誰,
甄嬛:誰害我我就害誰,
沈眉莊:誰害嬛兒我就害誰,

安陵容:誰對我好我就害誰,
皇上:誰綠我我就寵誰。?

沈眉莊看透了皇帝,退出爭寵,她愛溫太醫,溫太醫愛甄嬛,甄嬛愛果郡王,果郡王愛甄嬛,但皇帝卻逼甄嬛親手毒死果郡王。宮廷裏人人要麽是棋子, 要麽是棄子,爾虞我詐,彼此折磨成了活命的必須,死亡反而成了擺脫困境最容易的出路, 誰還有心情去期盼至真至純的愛情?

葉瀾依是馴馬女出身,卑微的她不敢奢望能進果郡王府,卻把一生都給了果郡王。她深愛著他, 卻又守護著他愛著的女人,獨自承擔殺死皇帝的風險。 當她知道甄嬛成為最後贏家,果郡王的孩子安全後, 生無可戀的她割腕自殺。

在古代封建社會, 窮人沒飯吃會被餓死, 而皇室雖然用得起金筷子, 卻隨時擔心山珍海味會被下毒,一樣地無法保全性命。在當代社會, 窮人因為柴米油鹽而吵,富人因為家族財產而爭。滄海桑田, 改朝換代, 人性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