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 -- 有感於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文章來源: 南揮北禿2009-07-06 20:14:56

最近在海內外華人家長中流行一種說法 不要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咋一聽, 好像很有道理。是啊,我們這一代飽經風霜,可千萬別再委屈了下一代。於是乎,送學琴的,接畫畫的,請家教的,把自己忙得不亦樂乎,將孩子整得精疲力盡。我個人認為,這看來像是培養孩子,其實是四敗俱傷 - 家長,孩子,時間,金錢。

捫心自問,我們做家長的,真的已對人生的道路了如指掌了嗎?別人我不敢說,至少我沒有,我隻是摸著石頭過河而已。那麽,在自己尚未搞清時,硬要別人按自己的意誌而動,是否有誤導之嫌疑?在這種情形下的投資又有什麽回報可談? 豈不浪費時間,金錢?這就是四敗俱傷。

我女兒6歲學鋼琴,10歲已開始彈肖邦。那時我兒子也6歲了,且聽力極佳。 3歲時嘴上吊著奶瓶,手上玩著樂高,把奶頭往外一吐,說,姐姐又彈錯了。我想,這麽好的天賦,不學琴可惜了吧?可他偏不。為啥?因為姐姐是歡喜鋼琴,每天自己坐下練大約一小時。 再說,老師是中國人。女兒曾在老師處哭過多次, 因為老師說了, 回家再練。 我兒子說,老師很凶,她把姐姐罵哭了。我兒子見了鋼琴繞著走,現在想來可笑,當時我還真急過。 好吧,不學就不學吧。

兒子跟女兒完全相反,在家呆不住。哥兒們一大幫。今天這兒生日有請,明天那兒同學家過夜。 等他五年級時,有兩個同學開始學小提琴,他主動提出也要學琴,這樣可以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在弦樂隊裏。平時也不見他怎麽練,每年都在地區的前30名內。我偷笑,事半功倍。我也從中吸取教訓,不能強製孩子幹他們不想幹的事情。而當孩子們想要做任何正當的事情時,做家長的要不遺餘力地支持。

輸在起跑線上, 錯在一個輸字。輸贏,就是竟爭,攀比。“中國媽媽”的名聲所以不好,是因為老是攀比, 批評,挑毛病。人家西方的媽媽看見孩子得了89分,又是親又是捧的 乖孩子,咱再努力一把不就是 A 了嗎?中國媽媽見孩子得了94分,好家夥,“班上誰是最高分?”要是94分最高還好,否則的話,“為什麽你沒得最高分?” 哎,讓我怎麽說呢?

我老掛在嘴上的那一套, 孩子們都滾瓜爛熟 家長千萬不能像警察,需要時老不在,不防時總出現。家長應該是全天候,總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予以鼓勵和幫助。我的體會是,隻要孩子已努力了,就行了。千萬不要和別的孩子比。俗話說,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能比嗎?再說,這世界你每天一睜眼就看見不公平的事,難道真的要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嗎?我對孩子們說,有兩件事是對任何人都絕對公平的。124 -7  你見過誰一天有25小時嗎?沒有。  2) 一次生命。你見過誰活了兩次嗎? 也沒有。 

所以,根本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一說。每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隻要珍惜每一分時光,家長要多付出,善引導, 孩子們隻要勤奮努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