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共產黨換個名字的十大好處
文章來源: MichaelC2011-07-01 06:13:29

在市場經濟裏,一個產品的名稱、標簽、包裝相當重要,可以直接影響一個產品甚至整個公司在市場上的生存。為了改進市場效益,對成功產品進行重新標簽、重新包裝也是經常的事情。很有名的例子就是肯德基炸雞店把原來的名稱Kentucky Fried Chicken改成中性的KFC,去掉“(油)炸”(Fried)這個詞帶來的形象問題,有利公司在健康新潮流、新時代下的發展。

對於一個國家的標簽、包裝也是如此。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經完全沒有必要繼續使用“共產”這個標簽了。把共產黨的共產二字換掉,百利而無一害。以下就是信手就可以拾起來的十個好處:

一.“共產”二字的名聲太差。一看到“共產”二字,就會讓外國人想到斯大林、波爾布特、齊奧塞斯庫、金日成,讓中國人想到反右、大躍進、文革。如今還把自己標為“共產”,有點類似於在自己的額頭上貼“殺人犯、”“強奸犯”的標簽。難道共產主義給人類帶來的悲劇還不夠多嗎?另外一個比喻: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政黨還把自己標榜為“法西斯”了。“共產主義”已經走進曆史,被完全否定。不管你進行多少次、多少年的改革開放,這個標簽不改,改革就不算徹底。

二.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中國已經沒有任何人真正相信共產主義了,放棄“共產”二字,不必整個國家掛羊頭賣狗肉,不必“車燈往左,方向盤往右。”“共產”已經是一個非常破舊、不適合中國國情、對中國沒有任何好處的標簽、包裝,讓全世界不再疑惑、“實事求是”地知道中國的確不再是一個共產國家,讓中國人不再尷尬、對外做不必要的解釋。中國的現狀是:全中國、乃至世界人民都認為中國已經不是純粹的共產國家,偏偏自己還給自己戴著一個“共產”的帽子或者辮子。共產主義的誕生地,整個歐洲包括前蘇聯已經完全放棄共產主義,有幾千年相對獨立的文明曆史的中國也沒有必要硬撐著堅持這個口號。

三.徹底告別“共產主義”,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過去的很多在共產主義大旗下的運動包括反右、大躍進、文革等等的確是全人類的悲劇。承認過去的錯誤才可以更穩定地發展。讓現在的中國政府和過去的錯誤分開,可以讓政府更加得民心。名字一改,就可以和曆史上很多的錯誤劃清界限。你想要人家不再把中國看成或者敵視成共產國家,首先你自己得先把共產的帽子摘掉。

四.放棄“共產”二字,可以讓更多的台灣人放心,有利中國的和平統一。海內外曆史證明,“共產”曾經的確是洪水猛獸,對台灣大喊“共產主義”已經完全沒有必要,隻會增加台灣百姓對大陸的反感,給綠營提供借口。既然“共產”不適合台灣、香港、澳門的中國人,為什麽還要堅持給大陸的中國人?難道大陸的中國人不是人?除了讓台灣人放心,改掉“共產”二字,也可以讓亞洲的鄰居們放心,特別是印度尼西亞這樣曆史上曾經受過“共產”、“革命輸出”影響的國家。

五.放棄“共產”二字,可以更加體現“三個代表”的精神。作為兩百年前西方的一個極端社會、經濟理論,共產主義以及衍生下來的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暴力革命等理念,早就不代表中國老百姓的利益,而且實際上已經被中國共產黨放棄。是中國共產黨在名稱上也“與時俱進”的時候了。

六.不用“共產”二字,可以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現在的中國社會現狀與“共產”二字顯得如此不和諧。“共產”、特別是共產主義理論中的階級鬥爭概念,或許是讓中國不和諧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現在不可能再鼓吹很多過時的共產概念了,比如:打土豪、分田地、消滅私有財產、工人領導一切、工人暴力革命、從農村包圍城市、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階級鬥爭天天講、年年講、按需分配、計劃經濟。

七.朝鮮的執政黨並不用“共產”名字,所以執政黨放棄“共產”二字,不一定就是中國的末日,也不意味著下台(或許恰恰相反?)。世界上還以共產主義為豪、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政府隻有北朝鮮、越南、和古巴了。什麽時候中國“流落”到與這幾個國家為伍呀?就連越南共產黨也曾經在前幾年考慮過換名字。

八.放棄“共產”標簽,可以幫助中國公司走向世界,讓西方承認中國是徹底的市場經濟,避免在海外市場擴張、購並公司、購買財產時遇到的不必要困擾,特別是國企大公司。最近幾年,中國公司在海外購並時,遇到很多阻力,錯失很多機會,多少與中國至今還保留著“共產”標簽有關。隻要中國不放棄“共產”這個包裝,這種困擾就可能繼續下去,並不利於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尤其對中國現在比較想大顯身手的“文化出口”特別不利。

九.誰有膽量把共產黨的名字改掉,誰就一定是中國曆史上最最最最最偉大的英雄,不僅在中國千古流芳,在全世界都可能萬代被頌揚。改掉區區二字,舉手之勞,卻可以有如此大的功效,何樂而不為?

十.給共產黨改名字的做法已經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東歐國家的共產黨在十多年前紛紛改名換姓,其中大部分都是被當時的形勢所逼。假如一個執政黨有氣魄和信心,自己提出來改,其效益一定更加顯著。三十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已經是“換藥不換湯,”也可以說是“換藥換湯但是不換藥名”。是把這個藥名也改一改的時候了。肯德基自己把一個老品牌名稱改了,菜單沒有改,生意做得更紅火。世界的大賭場都不叫賭場(gambling hall),而是叫比較中性的Casino。蘋果電腦公司,在產品紅紅火火的時候,自己提出來把名稱改掉,去掉“電腦”二字,變成“蘋果公司,”結果更加紅火。這些都是市場營銷學的成功典範。

給中國共產黨換名字其實並不是新概念。在百度和穀歌上隨便查一下,早就有很多這樣的建議,其中不少來自大陸的網站。不過,也許更多類似的意見已經被河蟹掉了。傳說中,也曾經有中國高幹提出過這樣的建議。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91403606

http://www.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608422&sid=43100ce7b1ac765bcdaaf744c9fc512e

http://tieba.baidu.com/f?kz=82057006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6952b60100ab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