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play杜拉拉
文章來源: 唯葶2009-06-02 06:53:19


截止到剛剛,我終於看完了《杜拉拉升職記》前傳,長安街上飄落的那片梧桐葉悄悄合上了我眼角餘光的尾頁……

對於這部作品我有著自己的感觸,相似的閱曆和相仿的年紀,甚至是故事裏的段段插曲也似這般異曲同工,我仿佛是在審視同一個鏡中的另一個自己,怎能不被感染?不受感悟?

杜拉拉仿佛是無數個我的同事和我自己的複合體,我驚歎作者李可對於人際關係的領悟力和參透力,TA決不可能僅僅出身外企職場,沒有過人的閱曆,也就是說吃過這其中的苦頭,是不可能駕臨在中國如此複雜的人文環境之上的。先不評說作品本身的亮點,單就主人公“杜拉拉”的人格魅力就不是我們這些遠避塵囂的洋漂國人能夠比擬的。“杜拉拉”勝不在年薪和職位的晉升,勝在對大環境大氣候的適者生存的能力比拚和過人勇氣。

回眸自己學校畢業後身處外企的那段花季歲月,留下的也僅僅是被自己經營得一塌糊塗,支離破碎的日記殘片,碩果尚存的也是少之又少的幾條書本裏沒有被標注過的慘痛教訓。人都說經驗的攫取來自人對於生活的感知,料想今時今日的我也不會像初出茅廬的愣頭青那般桀驁不馴了。好在老天還算眷顧我的靈性,可以選擇遠離是非來收拾當初的殘局,但是卻真不如今次這部作品來得大徹大悟!

我想如果用cosplay這個單詞來追逐“杜拉拉”是膚淺的,我們不應該隻是去一味模仿她的處世之道和職場經驗,而是怎樣用心截取變為己用。書本給予人們最多的震撼是我們在過往人際關係中,職場管理生涯裏直麵的問題,是結果而不是處理問題的百科全書。“杜拉拉”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人物,翻翻書本出版的時間是2007年,那麽至少說在為今的一小段時間裏它還是很為人受用的。DB最後的沒落預示這樣外企機製的不足,在越來越私有化的今天,管理會更加因為講求人性技巧而特有化。將來或許還會出現無數個“張拉拉”、“陳拉拉”們教人進步。

我在這本書裏獲得了什麽樣的啟迪?

1 對於過去的一段人生經曆我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問題,突然釋懷TAKE EASY了。

2 更加堅定了自己在現階段從技術輸出型到管理輸入型的職業轉變信心,至少我這三個月的中國之行為我指明了一段開闊的道路。

3 如果把“杜拉拉”作為一個自己現階段的同行目標,我希望在李可出第三部書的時候,自己也會像小說裏的拉拉那樣有另外一個舞台的飛躍。

P.S.  我很慶喜自己沒有因為衝動去買話劇票看濃縮版的“杜拉拉”,因為這樣反而會因為姚晨而限製我自己的想象空間。她是一個相當出色的演員,但是“杜拉拉”這個角色我相信隻有自己來扮演才算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