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 ◆ 高姨媽
文章來源: 仲夏百合2010-06-14 19:19:19

        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永遠是心裏的念想兒,無論多久都忘不掉。最近,先生公出中國,母親特意讓他帶回了我小時侯愛吃的食品 -- 煎餅。

 

        如今的煎餅,已和小時候看到的大不一樣。每張煎餅都包裝精美,登堂入室,擺在超市的食品櫃台上出售了。煎餅的品種也從單一的玉米麵,發展到金小米的,黑香米的,八寶味的,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打開包裝,撕一小片煎餅放在嘴裏慢慢地咀嚼,甜絲絲,香糯糯,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

 

       小時候,煎餅是北方人粗糧細吃的食品。

 

        那時候,糧食是按人頭和工種供應的。東北居民每人每月固定二斤大米,十斤白麵(老人和小孩細糧定量多一些,)餘下的定量就是粗糧了。高梁米,玉米餷子,玉米麵,是百姓人家飯桌上的主打食品。粗糧糙米,現在的人們吃上一頓,會覺得健康時尚又綠色,趨之若鶩。 當年的人們天天吃粗糧糙米,心裏的感覺是“苦海無邊,何處是岸?” 盼著過年過節過周末,吃頓餃子改善生活。平常就得變著法兒,調換花樣,改良粗糧,使其不那麽麵目可憎。比如,玉米麵摻上白麵,蒸成兩和麵的饅頭,或是玉米餷子加上大芸豆,煮成稀溜溜的豆粥。 而玉米麵煎餅,則是最好吃的粗糧了。

城裏的居民區方圓幾裏內,總有幾家做攤煎餅生意的人家。日子久了,誰家攤的煎餅好吃,也就品透了。想吃煎餅,就帶上玉米麵去那家人家裏換。剛攤出來的煎餅又軟又韌,抹上雞蛋醬,卷上炒土豆絲,蘿卜絲,那叫一個香!同樣是玉米麵,蒸成窩頭和攤成煎餅吃起來竟是兩種滋味。

 

        煎餅雖然好吃,可也不是人人隨便想吃就吃的。換一斤煎餅得用一斤二兩的玉米麵,再付上每斤一毛錢左右的手工費。一毛錢現在聽起來微不足道,可是在那三分錢一斤蘿卜五分錢一斤蔥的年代,卻能買上一斤玉米麵了。況且每個人的糧食是定量的,如果家裏再有幾個十幾歲的男孩子,就應了那句老話:“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本來糧食就不夠吃,換煎餅多搭糧食不說,還得搭上手工費,就遠不如吃窩頭和玉米餅子實在。吃煎餅,還真有點兒改善生活的味道。

       

        看著眼前的一包包煎餅,我想起了高姨媽。

        認識高姨媽家是弟弟出生以後。母親產假結束要上班了,舍不得把弟弟送托兒所,想找個私人家照看他。幾番尋找,經人介紹,找到了一戶韓姓山東人家。母親登門拜訪後,覺得很滿意,決定把弟弟托付給這家的女主人照看。

 

        韓家的男主人比我父親年長幾歲。按北方人的習慣,我們做晚輩的要稱他韓伯父或韓大爺,稱他的妻子為韓伯母或韓大娘。可是“韓大娘”不讓我們這樣稱呼她,她說各論各的,她要與我母親這兒論姐妹,讓我們叫她“高姨媽”,這樣顯得熱絡。從此我們就有了“高姨媽”。父母親從來就喜歡結交朋友。結識了高姨媽家,他們也很快成了朋友。兩家像親戚一樣走動起來。高姨媽對我的父母,按她家孩子的口吻稱為“恁姨”,“恁姨夫”。韓大伯也成了家裏的常客。

 

        當年的高姨媽是個幹淨利落的中年婦女,眉眼之間仍帶出她年輕時的俊俏。這從她的五個子女的模樣上就可得到佐證。 那時候,高姨媽的大兒子和大女兒都已經上山下鄉,成了兵團戰士。按當時的政策,二女兒敏姐高中畢業留城當了護士。三女兒春姐和老四小潔還都在念書。這三個女孩子個個漂亮。等到了過年的時候,見到從兵團回來探親韓家大哥大姐,才知道什麽叫英俊威武,靚麗可人。尤其是大姐麗,長得就像電影《永不消失的電波》裏飾演何蘭芬的演員袁霞。高姨媽年輕時的影子就在麗姐身上。

 

        高姨媽家住的是三間平房,房前有個小園子。夏天園子裏種花種菜,有蜂有蝶,是小孩子玩耍的好地方。園子的一角有個菜窖,冬暖夏涼,秋後開始存儲白菜蘿卜大蔥土豆過冬天,這是讓大人們羨慕的地方。那時候我家住在父母單位的家屬樓裏,沒有菜窖,冬天儲菜是個最讓父母傷腦筋的。認識了高姨媽家,過冬菜就儲到了她家的菜窖裏。

 

        其實我最喜歡的還不是高姨媽家的園子,與高姨媽攤的煎餅相比,園子排在了第二位。高姨媽的灶間有個鏊子,專門攤煎餅用的。鏊子是一個圓型的平麵鑄鐵,直徑二尺左右。砌在灶上,下麵架火燒熱。鏊子麵上抹一點油,把發好的玉米麵糊糊倒一勺在鏊子上,快速刮薄刮平,一張煎餅就烙成了。那時候沒有煤氣和電灶,燒鏊子攤煎餅全憑經驗掌握火候。高姨媽攤的煎餅不溫不火,麵糊糊又發的甜絲絲的,攤出的煎餅格外香。高姨媽還會做黃醬,她做的醬比買的好吃。用高姨媽攤的煎餅,抹上高姨媽做的黃醬,再從高姨媽的園子裏扯上幾棵青蔥,卷起來就吃,連炒菜都可免了。從此再不用上別人家去換煎餅了。

 

       後來,父母搬了家,我也下鄉,上大學,就不常見高姨媽和她的家人了。再後來,出國留學,回國探親也是來去匆匆,算算,竟有二、三十年沒見到高姨媽了。

 

        如今,見到久違的煎餅,竟不由自主地想到高姨媽,想起了小時候,心裏又湧出那份香味,那份鄉味。


母親捎來的煎餅



電影演員袁霞(此照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