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社會中的君子
文章來源: 木愉2011-02-04 19:16:06

商業社會中的君子

 

 

 

木愉

 

妻子告訴我,她的一個朋友,也是一個華人主婦,去商店買冰箱。跑了幾次,有幾個人先後幫了她的忙。最後要定奪下來的時候,她才聽說營業員的收入中,部分要來自傭金,就跟餐館裏的招待一樣。最後成交那次,遇到誰就是誰,作為顧客,不會太在意;作為營業員,雖然幫過這個顧客,由於沒有碰到成交這次,拿不到傭金,也許隻能怪自己不走運。可是,這個同胞卻甚為不安。那幾個營業員都很敬業,服務都很周到,她覺得他們都應該拿到傭金。可是商店有商店的規定,隻能是最後幫忙成交的這個營業員拿傭金。她想來想去,就決定買幾張禮品卡,饋贈給沒有拿到傭金的那幾個營業員。

 

跟前麵那個女士的君子之風相反,也有很多國人則是能占一點便宜就占一點便宜的。比如買房子,作為買方,不用支付傭金。傭金都是賣方支付的。但是買方卻還是想占盡便宜,於是就要經紀人從自己的傭金中吐出一半來。房子是大宗買賣,按通常的6%的比例,傭金就是一筆不菲的數字。買方能從經紀人那裏拿回3%的折扣來,當然可觀。為了這3%,有的買方就可能四處尋覓願意出讓利益的人,如果原來找的經紀人不願出讓,就暗度陳倉,寧可撒謊,假說自己還是處子之身,沒有經紀人,拋棄已經為自己付出勞動的經紀人,直到拿到那3%。為了這點利益,他們可以不惜名節的,也斷然不會為了名節而不安。個中道理,恐怕就是孔子說的“小人喻於利,君子喻於義”了。

 

商業社會裏,服務是一個很大的行業。在服務這個行業裏,小費或者傭金是從業人員收入的一部分。設身處地為人家著想,按照通行的規則支付人家小費或者傭金,是人的一種修養,也是社會的一種規範。

 

聽了妻子說了她那個朋友的故事,我就感慨不已,古風還是猶存啊。當年《鏡花緣》中有君子國的描述,買東西的人和賣東西的人都誠懇謙讓,生怕占了對方的便宜。不得不承認,君子國雖然是天方夜譚,但是君子卻總是存在的。妻子那個朋友就是這樣一個君子。君子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總會為對方利益著想,總是怕對方吃了虧,總是會因為可能占了對方便宜而寢食不寧。在商品社會裏,這些君子是另類,卻也是社會的良心,是社會的標杆和楷模。因為他們的存在,商業社會才顯示了些親和和溫馨,人類的進化才有了些微茫的希望。